采煤工艺发生重大变化专项辨识评估报告(炮采改为综采)

采煤工艺发生重大变化专项辨识评估报告(炮采改为综采)

ID:12488590

大小:113.55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7-17

采煤工艺发生重大变化专项辨识评估报告(炮采改为综采)_第1页
采煤工艺发生重大变化专项辨识评估报告(炮采改为综采)_第2页
采煤工艺发生重大变化专项辨识评估报告(炮采改为综采)_第3页
采煤工艺发生重大变化专项辨识评估报告(炮采改为综采)_第4页
采煤工艺发生重大变化专项辨识评估报告(炮采改为综采)_第5页
资源描述:

《采煤工艺发生重大变化专项辨识评估报告(炮采改为综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贵州绿洲红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习水县新兴宏能煤矿11202综采工作面炮采改为综采工艺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安全风险管控办公室2017年7月加人员签字栏序号姓名单位(部门)职务专业签字1刘志华矿部矿长采煤2汤善华总工程师通风3李仕洪生产副矿长机电4姚登明安全副矿长开采技术5牟铭机电副矿长机电6刘福文地测副总测量7卢艺通防副总通风8冉中刘生产副总开采技术9郑远国安全副总开采技术10袁仁军调度室主任11王淮安通风科科长12肖勇机运科科长13杨玉辉安监科科长14张毅机电科技术员机电15曾德由地测科技术员测量16魏崇兴综采队队长17赵宗江掘进队队长贵州绿洲红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习水县新兴宏能煤

2、矿(炮采改为综采工艺)11202工作面安全风险专项辨识评估报告一、概况(一)工作面概况1、巷道概况11202采煤工作面设计走向长度640m,切眼长度140m,位于矿井井田的东翼,布置在12号煤层中,煤层厚度2.2m,可采储量26万吨。2、巷道位置及巷道相邻关系(1)工作面位置工作面北为为11202-1采面(准备布置),南为11204采面回风巷(未布置),西为一采区运输上山,东为未布置的井田范围原生煤层边界。上部为8煤号层。(2)井上下对应关系井上下对照关系表水 平 名 称一水平采区名称一采区地面标高(m)+565m~+575m巷道标高(m)+423.3m~+440.8m地面的相对位

3、置地表无建筑、水体。井下相对位置对采面巷道的影响无影响邻近采区、煤层、巷道对掘进巷道的影响无影响14(二)煤(岩)层赋存特征1、巷道瓦斯涌出量、瓦斯等级、煤层自燃发火倾向及发火期、煤尘爆炸性、地温等。煤(岩)层特征情况表指标参数备注煤(岩)层厚度(最小~最大)(m)0.57~8.13煤(岩)层倾角(最小~最大/平均)(°)11°~21°/16°煤(岩)层硬度(f)0.3~7煤(岩)层层理(发育程度)发育煤(岩)层节理(发育程度)较发育自然发火期(Ⅱ)8#、12#煤层均为Ⅲ不易自燃相对瓦斯涌出量(m3/min)预计1.1m3/min煤尘爆炸性8#、12#煤层无煤层爆炸性2、煤(岩)层

4、产状、厚度、结构、坚固性系数、预计巷道揭露的各煤层间距,顶、底板岩性及特征分析。煤(岩)层情况表岩石名称硬度(f)平均厚度(m)层间距(m)岩性特征1412煤层0.32.440黑色,块状,条带状线理结构,以亮煤为主夹暗煤、镜煤线理,半亮型,沥青光泽,阶梯状断口。泥岩2~35.745.74灰黑色,薄层状,水平层理,中部夹薄层细砂岩,含黄铁矿结核,见植物化石11煤层0.360.666.4黑色,块状,条带状线理结构,以亮煤为主夹暗煤、镜煤线理,半亮型,沥青光泽,阶梯状断口。粉砂质泥岩1~24.611深灰色,中厚层状,水平层理,岩芯完整,层面见植物化石。1线为泥质粉砂岩。细砂岩5~78.1

5、319.13灰色,中厚层状,水平层理,细砂质结构,菱铁质胶结,2线为菱铁质细砂岩。泥岩、10煤层2~54.0323.16灰色,薄层状,泥质结构。夹大量植物化石。局部夹10煤线。粉砂质泥岩2~44.4227.58深灰色,中厚层,粉砂泥质结构,水平层理,斜交裂隙发育。局部夹薄层泥质细砂岩。149煤层0.280.5728.15黑色,块状至薄片状,以暗煤为主,夹暗煤,半暗型,沥青光泽,锯齿状断口,线理状结构,含黄铁矿结核。粉砂质泥岩1~33.6131.76深灰色,中厚层状,粉砂泥质结构,水平层理,见植物化石。2线为泥质粉砂岩,1线为粉砂质泥岩。8煤层0.33.5235.28黑色,块状,复煤

6、层,以亮煤为主夹暗煤,半亮型,沥青光泽,阶梯状断口,内生裂隙发育。向深部夹矸层数增多,煤层厚度变化较大,夹矸为泥岩。(三)地质构造11202采煤工作面布置在12号煤层中,12煤层厚度1.0m~3.6m,平均煤厚2.2m;煤层赋存较稳定,煤层结构较简单,12煤顶部发育一层泥岩夹矸,夹矸厚0.05m~0.1m,平均厚0.08m。夹矸上部煤厚0.1~0.2m。工作面内煤层倾向为150°~160°,倾角11°~21°,平均倾角17°。地层走向近北东向,倾向东南150~160°,倾角13~21°,为单斜构造,该区内岩层、煤层未见明显错动。无断层,构造复杂程度属简单类型。(四)采煤工艺1120

7、2采煤工作面形成之前新兴宏能煤矿采煤工作面为炮采工艺,形成后的11202采煤工作面改为综采。14二、专项辨识评估责任体系(一)成立专项辨识评估领导小组组长:汤善华,成员(见下表)职责:在11202综采工作面进行了新工作面设计前的专项辨识评估的基础上,因采煤工艺发生变化(即由原来的炮采变为综采),而针对炮采艺进行安全风险专项辨识评估。11202采煤工艺发生重大变化的安全风险专项辨识人员名单主持人(生产矿长):李仕洪参加人员姓名单位职务专业签字卢艺通风通防副总通风冉中刘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