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 分块练习

公共基础知识 分块练习

ID:12487922

大小:64.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17

公共基础知识 分块练习_第1页
公共基础知识 分块练习_第2页
公共基础知识 分块练习_第3页
公共基础知识 分块练习_第4页
公共基础知识 分块练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共基础知识 分块练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部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重大时事一、单项选择题1.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C)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A.教育B.经济C.发展D.稳定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B)。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B.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C.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D.怎样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3.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C)为中心不动摇。A.四项基本原则B.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C.经济建设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4.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

2、想,核心是坚持党的(C)。A.阶级性B.人民性C.先进性D.领导5.十六大重申,在世界多样化格局中处理国际事务的精神是:(B)。A.独立自主,自力更生B.平等互利,和睦相处C.相互尊重,求同存异D.互信、互利、平等、协作6.中国主导创建的国际组织是(B)。A.亚太经合组织B.上海合作组织C.中国—东盟自由贸易D.泛太组织二、多项选择题1.“三个代表”的要求,是我们党的(ACD)。A.立党之本B.时代要求C.执政之基D.力量之源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这是因为它们:(ACD)。A.都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

3、为理论基础和思想来源B.都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C.都以实现社会主义为目标,以解决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主题D.有着共同的逻辑起点、共同的科学精神和共同的价值取向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标志着我们党对(ABD)的认识达到了新水平新高度。A.共产党的执政规律B.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C.无产阶级革命的规律D.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4.党的十六大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明确定位是:它(ABCD)。A.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B.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C.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

4、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D.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5.先进文化是(BC)。A.杰出人物的书籍B.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C.健康的、科学的、向上的、代表未来发展方向和推动社会前进的文化D.造诣很高的文化艺术6.****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ABCD)。A.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B.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C.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D.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

5、的肌体注入新活力一、单项选择题1.C2.B3.C4.C5.C6.B7.B8.C9.D10.C二、多项选择题1.ACD2.ACD3.ABD4.ABCD5.BC6.ABCD7.ABC8.ABCD9.ABD10.BCD第二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单项选择题1.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惟一标准是(D)。A.对物质和意识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B.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C.对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D.对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问题的不同回答2.一切唯心主义者都主张(A)。A.世界是精神的产物B.世界万物是“感觉的复合”C.

6、上帝创造世界D.世界是不可认识的3.“运动应当从它的反面即从静止找到它的量度”,因为静止是(B)。A.运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B.过去运动的结果和未来运动的出发点C.运动的原因和根据D.运动的基础和承担者4.物质从一般反映特性到人类意识产生所经历的三个决定性环节是(D)。A.概念、判断、推理B.实践、感性认识、理性认识C.客体、主体、客体D.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人类的意识5.毛泽东同志的著名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包含的哲理是(D)。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时空有限性的统一

7、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6.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在实际工作时(A)。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B.坚持两点论,全面地认识问题C.坚持重点论D.既全面又有重点地认识问题7.理性认识高于感性认识,因为(B)。A.理性认识可*,感性认识不可*B.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把握,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C.理性认识是绝对的,感性认是相对的D.理性认识是与经验无关的人的抽象思维的产物,感性认识是人本能的反映8.“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名言告诉人们的哲理是:(A)。A.没有量变,就不会有质变,量变

8、会引起质变B.没有质变,就不会有量变,质变优于量变C.没有质量互变,就没有事物的发展D.没有量,就没有质,质是量的积累9.在认识中坚持反映论的原则(A)。A.是一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