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469734
大小:4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7
《必修五第四单元自然科学类小论文培训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必修五第四单元自然科学类小论文培训材料培训人:孟凡喜一、学习自然科学类小论文的意义这个单元学习自然科学小论文。这里所说的“小论文”,是科学普及意义上的文章,大多是为了普及科学知识、引起大众对科学的关注、兴趣和热情而写的。这些文章不一定是发前人之所未发,却都出自科学大师之手,观点确实,论证严谨,文笔生动,兼有理趣和情趣。激发学生学习科普文章的兴趣。科学文化,作为当代社会的主流文化,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它增进了人类对大自然的了解,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改善了我们的生活品质,成为最有活力的文化因素。大到航空航天
2、,小到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科学的支撑。一个缺乏科学教育的民族是很难强大起来的,一个缺乏科学素养的人是很难适应现代社会的工作和生活的。科普文章的理性精神和睿智哲思,对学生心智的成熟也是非常有益的。从语文学习方面说,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要加强学习内容的文化内涵。学习这类文章,可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思辨能力。从语文学习的过程来看,语文学习的初级阶段,是以字词的认读为主的,阅读材料比较简单。到了高级阶段,形式的因素逐渐隐退,内容的因素逐渐浮出,因为加载更多的文化知识而气势磅礴。语文学习不注重对科学文化的吸纳,
3、我们可能读不懂每天报纸上涉及的大量科学内容,也看不懂电视上很多宣传科学文化的专题片,这就会大大影响与他人的沟通。如果我们对科学文化所知甚少,就会妨碍与世界文化的交流。社会生活的复杂多样本身就要求我们的读写能力更趋于综合化,而不是单纯地读纯文学作品。二、《语文考试大纲》中对自然科学类文章的要求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1.分析综合C(1
4、)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2.鉴赏评价D(1)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2)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3)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3.探究F(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2)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3)探究文本中的终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解读单元主题 三、 关于2010年19套试卷中自然科学类文章的考题分析全国一卷考查的是20104月29日发表在《科技文摘报》的一篇关于从生物学角度解读情绪异常的文
5、章;天津卷考查的是关于生态伦理的文章;重庆卷考查的是关于枝蔓状城市的文章;湖北卷考查的是选自《中国国家天文》的关于中国古代天文知识的文章5;福建卷考查的是选自2010年《文汇报》的《<黄帝内经>的现代魅力》“天人合一的医学模式”。而从考题形式看,主要是主观题和客观题两类考查形式。客观题依然是延续了三种传统题型:1、对文章阐释对象的理解。如天津卷“下列对生态道德教育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重庆卷“下列对枝蔓状城市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湖北卷“下列对古人天圆地圆观念的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等;2、对文章内容的准确理解。如湖北卷“下列
6、对中国最初的天文仪器的设想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全国一卷“下列关于情绪异常及其研究状况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等;3、对文章内容的推断。在实用文体中出主观题的省份还不是很多,但这已经是一个出题趋势。但题目相对与文学作品阅读要简单一些,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如湖北卷“作者根据哪两类证据推论出中国古人天圆地圆的观念的”,考察了对内容的理解,又考察了归纳整合信息能力。也有个别的考查对观点的评价。如福建省“文章最后说《内经》天人合一医学模式的基本观点,与近年医学界提出的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基本观点是相通的
7、。”这句话给你什么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这道题既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又考查了对作者的观点的评价。四、关于第四单元自然科学小论文的教学设想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2. 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 3.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2.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导学案编写参考:(一)、感知课文,明确本文的整体写作思路。(1)学生读课文,整理文章
8、的结构脉络(2)小组交流讨论。(3)如何把握全文的整体结构? (二)、问题探究(1)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 (2)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三)、教学建议1、可在解决以上问题的教学过程中,灵活穿插对文章语言的品味,也可以布置品味语言的专项练习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