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国家司法考试模拟测试试题e卷

2011国家司法考试模拟测试试题e卷

ID:12465282

大小:437.50 KB

页数:48页

时间:2018-07-17

2011国家司法考试模拟测试试题e卷_第1页
2011国家司法考试模拟测试试题e卷_第2页
2011国家司法考试模拟测试试题e卷_第3页
2011国家司法考试模拟测试试题e卷_第4页
2011国家司法考试模拟测试试题e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1国家司法考试模拟测试试题e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1年***司考系统强化班模拟测试试题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设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本部分含1—50题,每题1分,共50分。1.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解,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A.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内容是依法治国B.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价值指引C.建国60年来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渊源D.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反映和坚持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2.以下哪个选项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中国化的第三次重大创新?A.制定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

2、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十六字方针”C.定“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D.提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3.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表述,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B.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重在强调行政执法和司法工作应遵守一定的原则,与立法没有直接关系C.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本身属于社会主义法治的制度体系D.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的法治建设根本目标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4.关于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下列说法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A.人民民主是依法治国的政治基础

3、B.法制完备是依法治国的重要标志C.树立宪法法律权威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D.党的领导是依法治国的关键环节5.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属性,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A.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原则B.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是贯穿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主线和灵魂,但并不是区别于西方资本主义法治理念的根本和关键C.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实质上是一致的D.有机统一的“三个至上”之间紧密相连,相辅相成,是共同反映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必然要求6.下列哪一行为不属于法

4、律行为?A.李某买盗版图书的行为B.法官吴某在家中调解邻里纠纷C.17周岁的赵某偷了一部照相机D.孙某和刘某办理结婚证的行为7.法律格言说:“法律不保护权利上的睡眠者。”下列哪一项不是这一格言的运用?A.专利权、商标权的“在先申请”原则B.民事诉讼中的“不告不理”C.特殊情况下,经过20年,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仍然可以追究刑事责任D.经过诉讼时效,权利人的胜诉权消灭48/488.关于法与道德、宗教、科学技术和政治的关系,下列哪一表述是错误的?A.宗教宣誓有助于简化审判程序,有时也有助于提高人们守法的自觉性B.法具有可诉性

5、,而道德不具有可诉性C.法与科学技术在方法论上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科学技术对法律方法论有重要影响D.法的相对独立性只是对经济基础而言的,不表现在对其他上层建筑(如政治)的关系之中9.有关法律与社会的表述,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法对社会具有反作用,法律通过与政治、经济、文化、道德、宗教等资源分配系统的配合,共同促进社会的和谐B.和谐社会是一个内容丰富的概念,它与法的最重要结合点在于公平正义和安定有序C.建设节约型社会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节约型社会与法律的结合点在于如何通过法律手段促进节约型社会的建立D.法律有时具

6、有一定超前性、引导性,超前于社会现状、引导社会进步与发展10.下列有关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的区别的说法,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A.法律规则规定的行为模式比法律原则模糊B.法律规则属于法律规范,而法律原则不属于法律规范C.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都可作为法官判案的依据D.法律规则是通过法律条文表现的,而法律原则不是11.2011年3月,赵某(22岁)因在甲市乙区某小区持刀入室抢劫而被捕。检察院提起公诉,该案件的主审法官认为,根据我国刑法第263条的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务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

7、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入户抢劫的等”。最后判决赵某有期徒刑十二年。此案中,主审法官采用了下列何种法律推理方法?A.类比推理B.演绎推理C.归纳推理D.设证推理12.某国民法规定:“民事问题,有法律依法律,无法律依习惯,无习惯依法理”,对该规定,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A.该规定为法官解决法律漏洞提供了明确指导与具体途径B.该规定表明在民事审判中非正式的法的渊源也可以作为案件处理的依据C.该规定属于关于法的渊源的规定,可适用于所有的法律部门D.该规定表明:习惯与法理,虽非国

8、家正式法律,但在司法实践中却不容忽视13.秦代一成年男子教唆14岁男孩抢劫杀人后,分得赃款仅15文。依据秦律,教唆者将被处以下列哪一刑罚?A.城旦舂B.碎尸刑C.流放刑D.鬼薪14.唐代王某故意杀人后,被邻居举发后,为逃避官府追捕,逃亡在外。在逃亡的过程中,心中愧疚万分,于是主动到追捕他的官府投案。按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