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ID:12463267

大小:36.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7-17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_第1页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_第2页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_第3页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_第4页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客观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根据十二经脉流注次序,手少阳经应流注至()  A.手厥阴经 B.足少阳经  C.足厥阴经 D.手少阴经2.下列不宜用阴阳的基本概念来概括的是()  A.寒与热 B.上与下  C.动与静 D.邪与正3.按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以下哪一条是错误的?()  A.木为水之子  B.水为火之所不胜  C.火为土之母  D.金为木之所胜4.《素问·五脏别论》称为“满而不能实”者是指()  A.五脏   B.六腑  C.奇恒之腑 D.脏腑5.以下哪种

2、说法是错误的?()  A.肺主气,司呼吸  B.肺主升清  C.肺主通调水道  D.肺主治节6.脾统血的含义是()  A.脾有推动血液在经脉中流行的作用  B.脾有调节经脉中血流量的作用  C.脾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中运行的作用  D.脾有贮藏血液的作用7.对机体各脏腑组织起着推动温煦作用的主要是()  A.心阳 B.肺气  C.脾气 D.肾阳8.下列不属于奇恒之腑的是()  A.脉 B.筋 C.髓 D.骨9.干咳少痰,或痰液胶粘难咯,多因感受哪种病邪?()  A.风邪 B.寒邪  C.暑邪 D.燥邪10.下列属于“用寒远寒”治

3、法的是()  A.阴盛慎用寒药  B.阳虚慎用寒药  C.冬季慎用寒药  D.假寒慎用寒药11.能产生天癸的物质是()  A.水谷精微 B.肾精  C.冲任气血 D.命门之火12.五行中土的特性是()  A.生发、柔和  B.阳热、上炎  C.长养、化育  D.清静、收杀13.膀胱贮存和排泄小便,主要依赖于()  A.肝的疏泄作用  B.肺的宣发肃降作用  C.膀胱的气化作用  D.肾的气化作用14.气的上升运动太过,称为()  A.气滞  B.气逆  C.气不降 D.气脱15.分布于面颊部的经脉是()  A.足阳明胃经  

4、B.足少阳胆经  C.手少阳三焦经  D.手太阳小肠经16.湿邪致病往往缠绵难愈,是由于()  A.湿为阴邪 B.湿性重浊   C.湿性粘滞 D.湿性趋下17.痰、饮、水、湿同源而异流,其中最清稀的是()  A.痰 B.饮 C.水 D.湿18.对津液不具有直接固摄作用的是()  A.肝 B.肺 C.脾 D.肾19.孙络是指()  A.十五别络  B.行于浅表部位的络脉  C.络脉中最细小的分支  D.十二皮部的络脉20.由于暑性升散,故致病可见()  A.易伤人体上部及肌表  B.易生风动血  C.易耗气伤津  D.易为阳热

5、症状21.能调节十二经气血,主生殖功能的经脉是()  A.督脉 B.带脉  C.任脉 D.冲脉22.心悸不安,精神涣散,多由下列何种因素引起?()  A.喜伤心 B.怒伤肝  C.思伤脾 D.悲伤肺23.形成阴疽流注的病因多为()  A.暑邪 B.热邪  C.痰饮 D.瘀血24.脾病面色黄,见何种脉时为逆()  A.浮脉 B.洪脉  C.弦脉 D.缓脉25.肺的生理特性是()  A.喜润恶燥 B.不耐寒热  C.体阴用阳 D.喜燥恶湿26.循行于下肢内侧前缘内踝上八寸以下的经脉是()  A.足太阴脾经 B.足厥阴肝经  C.

6、足少阴肾经 D.足阳明胃经27.十二经中具有两条别络的经脉是()  A.足少阴肾经 B.足太阴脾经  C.手少阴心经 D.手太阴肺经28.导致人体生命死亡的根本病机是()  A.阴阳偏盛 B.阴阳偏衰  C.阴阳离决 D.阴阳失调29.对虚实错杂证运用先攻后补治则的主要根据是()  A.先祛邪不会伤正  B.先扶正可致留邪  C.正气虽虚尚可耐攻  D.标症紧急先治其标30.肾所藏之精是指()  A.先天之精  B.后天之精  C.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  D.生殖之精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31.对肺司呼吸直

7、接起调节作用的有()  A.心的行血功能  B.脾的运化功能  C.肾的纳气功能  D.肝的疏泄功能  E.宗气的行呼吸功能32.起于胞中的经脉有()  A.督脉 B.任脉  C.带脉 D.冲脉  E.心包经33.六淫中属于阴邪的有()  A.风邪 B.寒邪  C.暑邪 D.湿邪  E.火邪34.根据七情分属五脏的理论,下列情志中属心所主的是()  A.喜 B.怒 C.悲  D.惊 E.恐35.肝主疏泄的功能主要表现在()  A.调节精神情志  B.促进消化吸收  C.维持气血运行  D.协助水液代谢  E.调理冲任二脉36

8、.扶正与祛邪兼用的原则是()  A.扶正不留邪  B.先攻后补  C.祛邪不伤正  D.先补后攻  E.攻补兼施37.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疗方法有()  A.滋水涵木法 B.益火补土法  C.培土制水法 D.金水相生法   E.佐金平木法38.奇恒之腑包括()  A.脑 B.筋 C.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