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449115
大小:284.50 KB
页数:229页
时间:2018-07-17
《一年级下册语文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精品文档★一年级下册语文反思 五年级语文下册反思 五下反思 1、【教学反思】 这是一首轻快而又充满激情的现代诗歌它主要描绘了植树活动给荒山带来的巨变,表达了少年儿童以实际行动改造荒山野岭的决心备课时,我发觉这首诗歌浅显易懂,因此确定以“读”为主要教学手段来解决这篇课文的教学尽情地读,想象情景来读,对比着读,带领学生走进诗歌的场景中,感受欢快,感受诗歌的韵律美,感受春光的美妙,感受大自然的生机,感受主人公的自豪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相当透彻读,真的是一种既简单又有效的教学手段 2、教后反思: “暖流”本来指的是一种自然现象,在文中又是什么意思呢?一开始我就
2、让学生带着疑问去读课文,找出点题的句子—“1994年年底,寒冬里的南开大学涌动着一股暖流”为什么这么说呢?请学生体会到那是因为江主席来看望南开大学的师生员工,并且扣住“涌动”一词来让学生体会当时全体师生都感到非常激动,兴奋,也感到十分温暖!这样为整篇课文的赏析作了一个情感的铺垫此后,组织学生抓关键词“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29/229★精品文档★满面春风,和蔼,拍着,兴致勃勃,抑扬顿挫,高兴,满意”等词语,朗读体会江主席的平易近人又沉稳持重的领导风范 江主席与同学们的亲切对话部分,我让学生分角色朗读,理解对话的内容,同时看图想象对话时的人物神
3、态动作,从而真切地体会江主席对青年一代的关怀 在结束课程时,结合两部分的朗读体会,引导学生再一次深入体会:此时此刻,南开大学的师生们心中的感受———激动,兴奋,喜悦,佩服„„所有的感受,所有的情绪,融合在一起,就象一股暖流,温暖了大家的心!轻微点拨,用一个生动的比喻,就给予课题“暖流”更深层的理解 3、教后反思 这篇课文是冰心写的一篇散文,课文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生机勃勃的“赶春”的儿童和春天里充满着旺盛的生命力的花儿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生机,令人感到十分快乐本文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语言文字理解花儿和儿童一样是那么生机勃勃,令人快乐的教学难点是理解“为什么作者说‘只拣儿
4、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为了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我细细研读了教材、教学参考书、还上网了解了冰心,阅读了一些冰心老人的作品,所以驾驭课堂比较自如,教学效果不错 4、教学反思 《早》是一篇以物喻人的散文,文中借梅花“开得早”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29/229★精品文档★,赞美了鲁迅“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教育人们要学习这种品质,做“东风第一枝”备课时,我首先考虑到,既是“以物喻人”,那么只有让学生体悟到“物(梅花)”与“人(鲁迅)”之间的相同之处,才可能真正读懂课文的确,全文主要写的就是梅花的早开,与鲁迅在书桌上刻了“早”字两事如何让学生自发的去
5、挖掘这两者的间的内在联系呢?当学生充分读熟课文,理清脉络之后,我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作者先是写梅,后又笔锋一转谈及鲁迅,这两者有联系吗?作者又是怎样将这两者联系起来的呢?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很快发现了其中的联系,那便是一个“早”字,并读懂了,在两段落中“早啊!”一句为过度,上承梅花之早,下启鲁迅之早在即将结束课之际,我还巧设一问:鲁迅时时早,世世早的奋斗精神让人钦佩,可为什么文中大段内容写到“梅花”呢?大家在收集的资料的帮助下终于悟出了其中的道理,明白了“以物喻人”的深刻内涵 5、教学反思: 本课是两首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作品,诗人以探出墙外的红杏来渲
6、染满园的春色,构思巧妙,耐人寻味教学前,我仔细阅读了教参和备课手册,也研读了这首诗发现诗中“应怜屐齿印苍苔”中的“应”有着两种不同的解释,一是说“大概”,另一说法是“应该”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29/229★精品文档★那么联系全诗,选择哪种比较贴切呢,在办公室的时候我们就展开了讨论,大家认为“大概”比较合理,这样解释整首诗也顺畅,教学中,学生虽然也都把“应”解释为“大概”但我想,我们课前的讨论也是十分有意义的,一方面使自己更好地把握了教材,另一方面也让自己有了充足的教学准备,不至于发生后才来想这个问题《宿新市徐公店》较之前一首相对较难一些词语也
7、叫难理解于是,通过书本插图入手,让孩子们观察在图片上发现的景物基本上孩子们的回答就是大诗人杨万里诗中所 描写的景物接着再把这些景物“篱笆、菜花、儿童”等放入到古诗中整体认读,这样一来,孩子们理解诗意,就比较轻松了这首古诗的学习过程虽然很简单,但孩子们去体会其中的乐趣和诗的意境着实费了些时间,因为这跟孩子们的生活不太接近,但那种童趣的意境还是能够捕捉到 习作1、细想自己以前的习作指导,总是过多地纠缠于习作提纲的指导,似乎怕学生无话可写,也担心学生会审错题,但是我没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