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8年高考政治总复习训练:专题4 收入分配方式与社会公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训练4 收入分配方式与社会公平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2.没有公平就没有效率,公平是效率的物质前提;没有效率公平也就失去了意义,效率是公平的保证。( )3.在经济增长滞缓时,国家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减少税收收入以拉动经济增长。( )4.税收的固定性是相对的,税收会随着经济社会条件的变化而做出调整。( )5.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以欺骗、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是骗税。( )6.近年来,国家加快落实一系列金融政策:实施上市公司分红制度,强化监管措
2、施,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适度扩大存贷款利率浮动范围,保护存款人权益;丰富债券基金、货币基金等基金产品。这表明( )①我国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②国家保护居民合法的财产性收入 ③财产性收入成为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④我国逐步理顺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7.分配率是劳动者的工资总额占GDP的比例,是衡量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公平与否的重要指标。市场经济成熟国家的分配率一般在54%~65%之间,而我国则在15%~21%之间。下列有利于提高我国“分配率”的是( )①逐步提
3、高企业职工的最低工资标准 ②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③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④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调节机制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8.近来,“分享经济”在中国正悄然兴起。所谓“分享经济”就是公众将闲置资源通过社会化平台与他人分享,进而获取收入的经济现象。下列对“分享经济”认识正确的有( )①“分享经济”获得的收入一般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②从消费的目的来看,“分享经济”属于租赁消费 ③“分享经济”有利于调动闲置要素的积极性,增强市场活力 ④大力发展“分享经济”有利于缩小社会整体收
4、入差距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9.美国经济学家奥肯著名的“漏桶实验”发现,从富人那里转移一部分收入给穷人,穷人实际得到的,比富人失去的要少。这是因为,政府的转移支付会引起效率的损失,带来社会财富的减少。这启示我们要( )A.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比重B.在再分配中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C.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D.在初次分配中要兼顾效率与公平10.农民张某一家年收入23000元,其中承包耕地获得收入15200元,入股村办企业分红收入4000元,农闲时到私营企业打零工收入3000元,种粮补贴、医疗报销等转移性收入8
5、00元。材料中张某一家的收入分配方式分别是( )①承包耕地所获得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 ②入股村办企业分红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 ③打零工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④种粮补贴、医疗报销等转移性收入属于初次分配所得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1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劳动收入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得到国家保护和社会认可。下列选项中,属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的是( )①农民流转土地获得的租金收入 ②股票持有人获得的股息、红利、股票交易收入 ③国家公务人员获得的工资收入 ④农民加入专业合作社的工作所得A.①③B.①②C.②③D.
6、③④12.分配过于“亲资本”,劳动者报酬所占比例总体偏低,使广大居民相对“没有钱可花”;再次分配力度不够,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使得居民“有钱也不敢花”。要处理好材料中两方面问题的关系,应该( )A.兼顾效率与公平,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公平B.加快经济发展,为增加居民收入奠定基础C.以公平为主,让人民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D.初次分配要注重效率,再分配要强调公平13.从一个水龙头打水,有人用大桶,有人用小桶。无论让谁先打,全部打完水的时间是一样的,因为水龙头的流速是一样的。但就效率而言,先让用小桶的人打水在一定时间内可以让更多的人完
7、成打水的任务,体现了“短作业优先法”。这启示我们( )①促进公平需要合理的机制和政策 ②效率的提高意味着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和保证 ④合理的公平表现为绝对平等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14.2017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2017年拟安排财政赤字2.38万亿元,赤字率提高到3%。国家增加财政赤字的合理性有( )A.发挥财政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B.财政赤字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经济现象C.财政赤字率越高经济发展效果越明显D.能够扩大财政支出,刺激社会总需求15.近十年来,国家加大
8、棚户区改造的财政投入,已使8000多万住房困难群众“出棚进楼”。近日,国务院确定实施2018~2020年棚改攻坚计划,再改造各类棚户区1500万套,近5000万人又将“俱欢颜”。这主要体现国家财政的作用是( )A.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