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监测实习报告

基坑监测实习报告

ID:12439832

大小:95.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17

基坑监测实习报告_第1页
基坑监测实习报告_第2页
基坑监测实习报告_第3页
基坑监测实习报告_第4页
基坑监测实习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坑监测实习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总结报告班级:学号:姓名:企业老师:指导教师:1目录1.实习概况-------------------------------------------------------------------22.实习主要内容-------------------------------------------------------------3沉降、位移监测---------------------------------------------------------3基坑外侧的土体侧向位移(土体测斜)-------

2、--------------------5基坑内、外的地下水位监测------------------------------------------73.实习小结及体会----------------------------------------------------------74.参考文献-------------------------------------------------------------------71一、实习概况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基坑施工的开挖深度越来越深,从最初的5~7m发展

3、到目前最深已达20m多。由于地下土体性质、荷载条件、施工环境的复杂性,对在施工过程中引发的土体性状、环境、邻近建筑物、地下设施变化的监测已成了工程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对于复杂的大中型工程或环境要求严格的项目,往往难从以往的经验中得到借鉴,也难以从理论上找到定量分析、预测的方法,这就必定要依赖于施工过程中的现场监测。首先,靠现场监测据来了解基坑的设计强度,为今后降低工程成本指标提供设计依据。第二,可及时了解施工环境——地下土层、地下管线、地下设施、地面建筑在施工过程中所受的影响及影响程度。第三,可及时发现和预报

4、险情的发生及险情的发展程度,为及时采取安全补救措施充当耳目。本人现在在中勘冶金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福建分公司实习。主要从事基坑监测工作以及一些简单的施工管理。实习时间:2011年9月3日—2011年12月30日实习地点:福州闽江北岸中央商务中心B4地块实习目的:学习更多学校以及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丰富自我,使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并为进入社会奠定基础。7一、实习主要内容工程概况:海西金融大厦位于闽江北岸中央商务中心B4地块,占地面积23.44亩,总建筑面积15.8万平方米,该项目总投资14.73亿元,建设一栋4

5、8层高的商务办公楼;项目建成后将为海西投资兴业的企业提供一座现代、智能、环保的高科技办公楼宇。计划2013年12月竣工。实习简介:本人主要从事基坑监测方面工作。正常情况下隔天测一次,第2天总结数据后出报告,但是在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土体塌方,赶工开挖,地下水位或沉降变化过大等)每天1次或者有时必须一天2次。实习过程及项目:基坑监测 深基坑施工,必须要有一定的围护结构用以挡土、挡水。浅基坑的围护结构以前常用的是钢板桩或混凝土板桩;深基坑则大多采用现场浇灌的地下连续墙结构或排桩式灌注桩结构,并配以混凝土搅拌桩或树根桩

6、止水。开挖时,坑内必须抽去地下水,7~15m深的基坑,中间必须配二到三道水平支撑,水平支撑采用钢管式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围护结构必须安全可靠,并能确保施工环境稳定。从经济角度来讲,好的围护设计应把安全指标取在临界点附近,再靠现场监测提供的动态信息反馈来调整施工方案。以下内容是基坑监测应该做到的项目:  (1)地下管线、地下设施、地面道路和建筑物的沉降、位移。  (2)围护桩地下桩体的侧向位移(桩体测斜)、围护桩顶的沉降和水平位移。  (3)围护桩、水平支撑的应力变化。  (4)基坑外侧的土体侧向位移(土体测斜)

7、。  (5)坑外地下土层的分层沉降。  (6)基坑内、外的地下水位监测。  (7)地下土体中的土压力和孔隙水压力。  (8)基坑内坑底回弹监测。(一)沉降、位移监测。1.人员:3人。一人操作仪器(该人员应有丰富的经验,为小组的领军),一人计数,一人扶标尺。2.仪器:DSZ2苏光自动安平水准仪(陪测微器),脚架,标尺,尺垫,记录本。7沉降观测结束后要及时对所测数据进行计算整理,根据沉降量绘出沉降曲线图,这样根据曲线图就可以大致预测出建筑物的沉降趋势。3.观测点的布置     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点应埋设在基坑开挖深度3

8、倍范围以外不受施工影响的稳定区域,或利用已有稳定的施工控制点,不应埋设在低洼积水、湿陷、冻胀、胀缩等影响范围内;基准点的埋设应按有关测量规范、规程执行。宜设置有强制对中的观测墩;采用精密的光学对中装置,对中误差不宜大于0.5mm。沉降观测点应埋设在方便观测的地方,相邻点之间的间距应为15—30m左右,分别分布在建筑物的四周。4.监测程序1.接受委托;2.现场踏勘,收集资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