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432813
大小:1022.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17
《以洞庭湖平原为例-----复习区域地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课题以洞庭湖平原为例-----复习区域地理设计者地理组审核者地理组课型新授时间2015-4课程标准学会分析区域地理的方法.学习目标1、识记: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2、学会:提取地理信息、分析图表信息。3、应用:运用地理原理解释有关地理问题目标评价1、通过探究一、二、三达成学习目标12、通过学生讨论分析达成学习目标23、通过活学活用达成学习目标3重难点提取地理信息、分析图表信息。学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多媒体教学学习过程学习札记【课前预习】中国的气候特征: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的地形特征:1)2)【导入新课】一、洞庭湖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协作学习会话商讨】探究一:如图为株洲的气候资料图.第8页共8页1)根据图中资料分析,该区域是那种气候类型?2)该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是什么?合作探究二30oN1100E图例等高线河流湖泊AB读我国某区域图,根据图示信息描述该地的地形特征?【规律总结】:地形(地貌)特征的描述【拓展演练】下图是我国某地区的等温线图,根据图示信息,描述该地的地形特征合
3、作探究三结合气候、地形图分析讨论沅江的水文特征?【规律总结】:河流水文特征的描述第8页共8页【拓展演练】松花江(哈尔滨河段)多年平均最低日温、平均降水量、月径流量统计资料。 根据图示信息分析松花江(哈尔滨河段)的水文特征及其形成原因。(9分)二.洞庭湖地区农业的发展【合作探究四】根据本区的气候、地形、水文知识,思考在洞庭湖平原应发展哪一种农业地域类型?分析讨论影响该地农业地域类型发展的自然条件。【拓展延伸】1)讨论分析从西部山地到洞庭湖不同地域适宜发展的主要农业类型。第8页共8页洞庭湖的变迁垸田亦称“圩田”、“围田”、“基田”。沿江、滨湖的低洼地区临水
4、筑堤,堤内外开灌排沟渠的农田。在江浙太湖流域及安徽、江西称围田或圩田。在湖南、湖北地区称垸田、围田。珠江流域称围田或基田。有的地区对面积较小的圩田又称为柜田。“垸”即御水护田之堤,又名“围”、“障”、“圩”、“坪”。长江流域下游地区圩田开发很早。2)讨论分析洞庭湖地区围湖造田和圩垸造田的危害及解决措施第8页共8页【活学活用一】读我国某地区不同坡度地形比例图和当地气温与降水统计资料,回答1~2题。1.该地区气候类型最可能是()A.温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高山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2.结合地形的影响,该地区农业发展应以( )A.小麦种植为主B.水稻种植为主C
5、.山地林、牧业为主D.淡水养殖业为主3.下图为该湖区1950年和2010年土地利用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描述该地60多年来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并简析其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三.洞庭湖地区工业的发展第8页共8页【活学活用二】4.该地区属于稻作农业区,稻草是大宗的造纸原料之一,用稻草浆可制作出透明度较高、吸墨性能好、纸质柔软的凸版纸。该区发展规划过程中,将大力发展造纸工业,试运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对这一规划进行评价。【贴近高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题。材料一湖南省部分地区图简述以郴州为中心的湘南地区发展有色冶金工业的有利条件。(6分)第8页共8页学习效果自我评估表自我评
6、估内容掌握程度完全掌握初步掌握没掌握,需老师再次讲解备注说明1.掌握洞庭湖地区(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2.掌握湖南的地形特征。3.掌握河流水文特征的描述4.会通过气温曲线图、降水柱状图分析气候类型。5.能通过某区域的地形图描述该区域的地形特征。6.会结合某区域的自然条件分析、评价该区域农业生产条件。7.结合具体实例分析某区域工业发展条件、限制性条件、治理措施。学情评估满意较满意不满意1.这节课我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了。2.这节课我主动和本组同学讨论问题了。3.这节课我主动回答问题了,别的同学在回答时我认真听并思考了。第8页共8页【课后作业】读材料,回答下列题。材料一
7、湖南省部分地区图材料二湖南某地某年的部分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能源消费构成(℅)产业结构(℅)工业结构(℅)煤炭47.8第一产业17.8轻工业8.4石油23.9第二产业56.8重工业91.6天然气14.1第三产业25.4水电、风电14.2(2)读材料二,说明该地降低单位GD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应采取的主要措施。(6分)3)近几年该省关闭了规模较小、采矿活动不规范的矿山,试分析其意义。第8页共8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