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细胞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ID:12422417

大小:25.63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17

细胞生物学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细胞生物学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细胞生物学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细胞生物学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细胞生物学试题及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细胞生物学试题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肌醇磷酸信号途径产生的两个信使?产生:1、4、5-肌醇三磷酸(IP3)和二酰甘油(DGA)两个第二信使.IP3刺激细胞内质网释放Ca2+进入细胞质基质,是细胞内Ca2+浓度升高,DGA激活蛋白激酶C(PKC),活化的PKC进一步使底物蛋白磷酸化,以磷酸肌醇代谢为基础的信号通路的最大特点是胞外信号被摸受体接收后,同事产生两个胞内信使,分别激活两个不同的信号通路,即IP3/Ca2+和DGA/PKC途径实现细胞对外界的应答,因此这一信号系统有称为“双信使系统”2.根据其溶解性,化学信号分为哪几种?(P220)根据其

2、溶解性,化学信号分为亲脂性和亲水性两类A.亲脂性信号分子,主要代表甾类激素和甲状腺素,这类亲脂性分子小,疏水性强,可穿过细胞质膜进入细胞,与细胞内受体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近而调节基因表达,B.亲水性信号分子,包括神经递质、局部介质和大多数肽类激素,他们不能透过靶细胞质膜,只能通过与靶细胞表面受体结合,经信号转换机制,在细胞内产生第二信使或激活蛋白酶活蛋白磷酸酶的活性,引起细胞的应答反应C.NO是迄今在体内发现的一种气体信号分子,他能进入细胞直接激活效应酶,参与体内众多的生理或病理过程3.广义和狭义的细胞膜骨架

3、A.广义的细胞膜骨架:细胞质骨架、细胞膜骨架、细胞核骨架和细胞外基质B.狭义的细胞膜骨架:微丝、微管、中间丝三部分4.溶酶体酶的特异性标志溶酶体酶是在糙面内质网上合成并经过N-链接的糖基化修饰,然后转至高尔基体的顺面膜囊中寡糖链上的甘露糖残基被磷酸化形成M6p;在高尔基体的反面膜囊和TGN膜上存在M6P的受体,溶酶体的酶与其他蛋白质区分开来,最后以出牙的方式转运到溶酶体5.含有(不含)DNA细胞器含有DNA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质粒不含DNA的细胞器:高尔基体、内质网、溶酶体、中心体、核糖体6.细胞内

4、膜系统的构成(P175)细胞内膜系统是指在结构、功能上相互关联、由膜包被的细胞器或细胞结构,主要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胞内体和分泌泡7.生物膜流动的镶嵌模型的要点(1)膜的流动性,膜蛋白和膜脂均可侧向运动(2)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有的襄在膜表面,有的嵌入或横跨脂双分子层8.染色体DNA的三种功能原件在细胞时代中确保染色体的复制和稳定遗传,染色体应具有三种3中功能原件:至少一个DNA复制起点确保染色体在细胞周期中能够自我复制,维持染色体在细胞时代专递中的连续性;一个着丝粒,使细胞分裂时已完成复制的染色体能

5、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最后;在染色体的两个末端必须有端粒,保持染色体的独立性和稳定性。构成染色体DNA的这3种关键序列称为染色体DNA的功能原件(1)自主复制DNA序列(2)着丝粒DNA序列(3)端粒DNA序列9.何为PCC、G1期的、S期和G2期的PCC的形态?(P386)PCC即染色体早熟凝集,是将处于分裂期(M期)的细胞与处于细胞周期其他阶段的细胞融合,使其它的染色质提早包装为染色体,这种现象称为染色体早熟凝集。由于G1、S、G2的状态DNA状不同,早熟凝集的染色体的形态各异,如与M细胞融合的G1染色体为单线

6、状,S期的为粉末状;G2体为双线状10.何为O-连接和N-连接,分别发生何部位(P188)真核细胞中寡糖链一般结合在肽链的4种氨基酸残基上,由此可分为两大类不同的糖基化修饰,即N-连接(连接到天冬酰胺的酰胺氮原子上)和O-连接(连接到丝氨酸,苏氨酸或胶原纤维中羟赖氨酸或普胺酸的羟基上)糖基化。N-连接发生在糙面内质网和高尔基体,O-连接在高尔基体上11.试述G蛋白偶联的受体通过什么途径传递信号?(p231)G蛋白偶联的受体信号传递可通过以下3条途径:(1)以cAMP为第二信使的第二通路(2)以肌醇-1,4,5-三

7、磷酸和二酰甘油作为信使的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3)G蛋白偶联离子通道的信号通路12.癌细胞的特点主要特征有:(1)细胞生长与分裂失去控制(2)具有亲润性和扩散性(3)细胞间相互作用改变(4)mRNA的表达普及蛋白表达谱或蛋白活性改变(5)体外培养的恶性化细胞的特征13目前公认的第二信使(p223)cAMP、cGMP、二酰甘油(DGA)、1,4,5-肌醇三磷酸(IP3)14.极性的细胞器(P183)高尔基体、微体15溶酶体的分类(P191)(1)初级溶酶体(2)次级溶酶体(3)残余体16内共生起源学说与非内共生起源学

8、说?(P163-164)内共生起源学说:1.关于线粒体和叶绿体内共生起源学说的主要依据:(1)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基因组在大小、形态和结构方面与细菌相似(1)线粒体和叶绿体有自己完整的蛋白质合成系统,能独立合成蛋白质(2)线粒体和叶绿体的两层被膜有不同的进化来源,外膜与内膜的结构和成分差异很大(3)线粒体和叶绿体能以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这与细菌的繁殖方式类似(4)线粒体和叶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