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指向美的道路 造型学院雕塑系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2届学士学位论文指向美的道路作者姓名:学号:专业:雕塑指导教师:所在院系:造型学院完成日期:2012年5月学术规范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指向美的道路》是本人在中央美术学院工作和学习期间在导师指导下为教学和科研需要而创作的作品。本人系本作品的唯一作者(第一作者),即著作权人。论文中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引用和致谢的部分外,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他人为获得中央美术学院及其他教育机构学位所撰写的研究成果。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学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
2、意。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关于学位论文和毕业创作(设计)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中央美术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及毕业创作/设计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印刷本及毕业创作/设计作品的电子版图片资料,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允许毕业创作/设计作品以画册形式出版。学校可以公布论文/毕业创作(设计)作品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和毕业创作(设计)作品。(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作者签名:导师签名:年月日年月日II中文摘要本文阐述了我作为艺术家关于自身及艺术观赏者的探
3、讨。在当下社会中,艺术审美的要求变得更加困难,每个真正的艺术家都会努力去创造真正的艺术品,而这也对审视者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关键词:艺术家观赏者作品审视美II目录目录引言1第一章增加审美的困难2第二章各国艺术家的努力3第三章艺术家所创造的审美7参考文献8致谢910引言一直以来我们所接受的美式气势磅礴的大山大河,是雾霭茫茫的清幽早晨,是身披薄纱的菜花少女。可也有这么一部分的美,它需要欣赏者付出等同于创作者创作作品时的艰难困苦,发挥无尽的想象,拥有与之相称的学识。美不再唾手可得,似乎被束之高阁。但真正的欣赏者
4、会不畏各种阻挠,走上这条指向美的道路。10第一章审美的困难俄国批评家什克洛夫斯基说,“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受事物,而不仅仅知道事物。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化,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的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在当代艺术中,这种艺术追求显得尤为重要和难得。我们所面对的当下社会,是一个本雅明所说的“机械复制的时代”,大部分的艺术作品变得可以被大量复制,贩卖,流通,艺术的手段也越来越多样化,起异化,但随着艺术灵晕的消逝,如何甄别真正杰出的艺术品是摆在艺术欣赏者面前的一个巨
5、大问题,如何获得艺术品的真正价值也是真正热爱艺术的艺术家们所需要不停审视自己作品的一个标尺。而审美的困难因此而来,指向美的道路不再坦荡。我们从小一直被灌输的美术教育是“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美无处不在”,“美来源于生活”,可我们往往忘了还有很重要的一句“美又高于生活”。唾手可得的东西所带来的愉悦总是稍纵即逝,可能是这种愉悦太过短暂浅薄,还没到达心灵深处被好好珍藏就已经消失殆尽,我们转眼间就将之抛掷脑后。那些让我们终身难忘的感受总是需要我们历经艰辛,克服种种困难,在无数次的期盼与之相遇中方能捧至手心,细细
6、体会,久久回味。好的作品无论是采用了哪种形式或材料,无论所表达的主题是什么,它总应该与观看者保持一定的距离,观看者只有也付出一定的努力和提升,才能体会到艺术家所带来的难忘体验。10第一章各国艺术家的努力德国艺术家UrsulaVonRydingsvard是一位用雪松木进行创作的艺术家,她的作品与我们印象中的传统木雕有着很大的不同。Ursula的家庭在她幼年时为躲避二战给德国带来的巨大影响,移居至美国,但自己国家给其他民族和自己人民的创伤是不可磨灭的,这在Ursula的作品中有着深刻的体现。在她的作品中,我们
7、看不到具体的人物或其他事物的形象,看到的只有仿佛被烧焦的心灵在大声呐喊。木条或木片被一条一条或一片一片的认真挤压粘粘在一起,形成一个个规则却又横冲直撞的巨物,刻意保留的原始的切痕布满整个作品,最后用石墨不均匀地涂抹起起伏伏的作品表面,使之产生了火燎过的效果。完成后的作品没有再现任何生命体的具体形状,但凡是见过这个世界生命奇迹的人,或真真切切感受过生命存在的人都会体会到一种壮美却又被压迫的生命力从中呼之欲出。它不是简单地让观者想起了某个具体的人或物,却能强烈地直击他的心灵深处,我想这样的观者也一定是有着类似
8、的感触,经历过同等的感悟,或是努力了解过,方能感受到这种冲击。只愿感受一时感官欢愉的人们在这类作品之前是无法得到他们想要的。另一位常被提及的著名英国艺术家DamienHirst则也是常常挑战着欣赏者们的感知能力。他的作品材料选用更加广泛,动物标本,药品,实验室里的玻璃器皿,十字架,鲜血,将死的苍蝇,腐烂的肉块,这些都可以是构成作品的一部分。人们被这样的作品打动,不单纯是这些材料所造成的生理反应,同时也是这些作品背后所蕴含的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