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416604
大小:17.3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7
《产后可能会出现哪些并发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产后并发症”简单说来就是女性生产后出现大出血、心脏病等疾病,这些疾病如不及时治疗,有可能伴随女性一辈子,甚至会对生命造成威胁。什么是产后并发症?如何避免产后并发症发生?这些都有理可循。警惕产后并发症已成为女性不得不关注的问题。什么是产后并发症?“产后并发症”更严谨的叫法应该为“分娩并发症”。即孕妇本身存在的内科疾病,产后仍然无法治愈,甚至因为生产加重病情。例如,女性在怀孕的时候患有高血压综合征,生产后,有些人会恢复健康,而有些产妇甚至加重发展成为慢性高血压。产后并发症有哪些?1.产后便秘(1)肠道蠕动变慢造成便秘怀宝宝的阶段,孕妇黄体激素偏高,造成肠道肌肉松弛,生产过后,肠道腹肌
2、得以伸展,肠道蠕动变慢极易出现便秘症状。(2)会阴伤口迫使排便困难产妇生产时容易造成会阴撕伤,会阴伤口过于疼痛迫使产妇强忍便意,久而久之也会造成产后便秘。如果产妇在生产过后出现便秘症状,无需过于担心,但也不能靠服用泻药排便。建议经常按摩腹部,多吃些水果、蔬菜和蜂蜜等清热食物。切记不要食用咖啡、浓茶、酒精等辛辣刺激性食物。2.产后抑郁症产后抑郁症就是大家常说的女性生产之后出现的精神抑郁症状。分娩后,女性或因悲伤、担心致使情绪低落、烦躁不安。情况严重甚至生活无法自理,更别谈好好照顾婴幼儿。有些产妇十分悲观、绝望,甚至会出现自杀倾向。其实,产妇应该正确看待“产后抑郁”现象,研究发现,50
3、%—75%的产妇在分娩后一周内都会出现轻度抑郁,“坐月子”期间,抑郁症发病率也很高。3.产后脱发产妇分娩后,油脂分泌较高,容易掉头发,无需过于担忧。只要使用温和质地的洗发露合理清洗,一段时间过后自然会恢复正常。剖腹产引起的并发症?顺产不仅对胎儿伤害少,对女性本身影响也最小。众所周知,只要是手术就有一定风险,剖腹产也不例外。虽然现今医疗条件先进,医生技术更加成熟,但剖腹产势必会造成腹部伤口,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很大。倘若出现子宫裂伤、大血管破裂等情况,对产妇的生命甚至会产生威胁。以下就是剖腹产手术可能引起的并发症:1.子宫內膜炎子宫内膜炎是剖腹产手术常见并发症之一。产妇分娩过程中,阴道
4、检测次数或者手术中阴道出血较多容易引起细菌感染,子宫内膜炎就是细菌感染造成的。2.切口合并症伤口由于细菌感难以愈合甚至裂开,这种情况就是“切口合并症”。女性患有糖尿病、贫血等疾病都可能造成切口合并症。除产妇自身疾病外,切口缝合技术甚至缝线的材质等都可能造成伤口感染,引发切口合并症。3.泌尿系统并发症剖腹产手术时,女性需安装导尿管,导尿管很可能会让女性面临尿路被病菌感染的风险,泌尿系统就容易出现并发症。4.胃肠道合并症为保证手术顺利进行,一般情况,剖腹产手术前会给产妇注射麻醉剂,手术之后也会给产妇使用止痛剂缓解伤口疼痛。麻醉剂、止痛药的使用可能致使产妇肠道麻痹,影响肠道蠕动。通常情况
5、下,还会伴随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出现。在24小时以后症状会消退,如果超过24小时,这些症状仍然存在甚至加重,有可能发生肠道阻塞,需及时就诊。5.血栓性栓塞异常肥胖、高龄、多胎产妇在怀孕末期或分娩后容易出现静脉血栓,剖腹产也很容易造成产妇血栓静脉炎。6.败血症致盆腔血栓静脉炎子宫内膜发炎或者伤口感染易导致盆腔血栓性静脉炎和败血症,对于顺产者来说,一般不会发病,但剖腹产发病率相对较高。警惕产后大出血!什么是产后大出血?在自然分娩过程中,产妇出血量超过500毫升,剖腹产手术后,产妇出血量大于1000毫升,出现这两种情况,请务必警惕“产后大出血”。大出血产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处理不当甚
6、至引起产妇死亡。1.发生原因(1)早发性产后大出血早发性产后大出血又称立刻性产后大出血,这是由于产妇产道裂伤或子宫收缩不良导致的出血症状,通常发生在分娩后24个小时内。(2)晚发性产后大出血晚发性产后大出血通常发生时间较晚。这种症状是由于产妇子宫恢复不佳或者胎盘残留体内而导致。一般情况下,发生在产妇分娩后六周内。2.解决方法(1)子宫无力者:按摩子宫或者注射静脉收缩剂刺激子宫收缩。(2)子宫发炎者:遵医嘱服用抗生素治疗。(3)产道裂伤、阴道血肿、胎盘残留、胎盘植入、子宫内翻、子宫破裂者:产道裂伤可通过手术缝合止血;胎盘残留可将残留胎盘移出;子宫内翻可通过手术复位子宫,严重者甚至需要
7、切除子宫。注意:倘若产妇大出血症状发生在家里,需立即去医院就诊。产后如何预防心脏病?有些产妇分娩后,短时间内心脏会出现心慌、胸闷等不适症状。此时,需要警惕是否患上产后心脏病。理论研究,产后心脏病多发生在生产后24—28小时内。若经由医生诊断,产妇患上一级轻度心脏病,则不需要过于担忧,通常一周后,产妇心脏不适症状将逐渐恢复。若心脏功能属二级,需及时就医,严重时甚至造成心力衰竭。预防产后心脏病,需注意以下八点:1.高龄产妇产后心脏病发可能性较高,最好避免30岁以后怀孕。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