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第次作业材料题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次作业材料题

ID:12405375

大小:71.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16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次作业材料题_第1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次作业材料题_第2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次作业材料题_第3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次作业材料题_第4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次作业材料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次作业材料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阶段测试试题(第三、四专题)专题三: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第一题、综合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革命是不能制造出来的,革命是从客观上(即不以政党和阶级的意志为转移)已经成熟了的危机和历史转折中发展起来的。”——选自《列宁选集》材料2:以辛亥革命而言,它是民族危机严重和社会矛盾激化的产物,是腐朽的清政府不愿意也没有能力抵御外国侵略和领导国内变革的结果。当时国内的客观形势,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点:一、遍布全国各地的群众反清斗争。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面对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为了维护统治,不得不做一些变革,实施所谓“新政”、“预备立宪”。

2、“新政”的施行,使大量捐税增加。当时,“所有柴、米、纸张、杂粮、菜蔬等项,凡民间所有,几乎无物不捐”;“当捐之行也,一盏灯,一斤肉,一瓶酒,无不有税”。各级官吏乘机从中勒索中饱,广大民众难以为生,民怨沸腾。人民群众不能照旧生活下去,于是纷纷起而反对清政府的腐败统治,抗捐抗税、抢米风潮、会党与农民起义等各种类型的反清斗争,遍布全国城乡,连绵不断。据统计,从1902年到1911年,全国各地此伏彼起的民变多达1300余起。日趋尖锐的阶级斗争削弱了清政府的统治,使其陷于困境,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创造了客观的社会条件和群众基础。二、清政府的倒行逆施,日益将主张改良的立宪派推向自己的对立面。1905

3、年,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成立,革命形势迅速发展。面对革命风暴的来临,1906年清政府迫不得已宣布“预备立宪”,但预备期为9年,立宪派以为他们所主张的君主立宪将要实现,于1910年发动了三次颇具规模的请愿运动,要求清政府速开国会和成立责任内阁,尽快转入君主立宪的轨道。然而,清政府一次又一次拒绝了立宪派的要求,到立宪派准备第四次请愿时,清政府即命令禁止请愿活动,明白宣布,各省如果再有“聚众滋闹情事”,该省督抚立即“严拿查办”。尽管立宪派明确表示没有干犯王室尊严的用心,然而清政府却不理会他们的“忠心耿耿”,而是变本加厉地加强皇族的集权统治。1911年,清政府成立的所谓“责任内阁”被称为“

4、皇族内阁”或“亲贵内阁”。事实证明,清政府的“预备立宪”实质上是一场骗局。这使立宪派感到痛心疾首,梁启超在报刊上撰文痛斥清政府是“误国殃民之政府”、“妖孽之政府”。清政府的倒行逆施,将越来越多的立宪派人士推向革命阵营,成为自己的敌对势力。那种认为腐朽的清政府的存在仍有很大意义,可以通过当时立宪派所主张的改良来逼着它走上现代化道路的论断,并不符合历史实际,只不过是一厢情愿的主观臆造。三、《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太后对外国列强仍然让她掌握清政府的大权感激涕零,宣称“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清政府更加投靠帝国主义,成为“洋人的朝廷”。四、清政府内部满汉权贵之间、汉族官僚集团之间、中央

5、与地方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袁世凯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练成北洋六镇新军后,权势炙手可热,实力迅速膨胀,使得皇族亲贵集团深有猛虎鼾睡于卧榻之旁的忧虑。1908年光绪皇帝、慈禧太后相继死后,3岁的溥仪入继皇位,其父醇亲王载沣监国摄政。他将袁世凯放逐回河南老家,这引起了汉族官僚、军阀的不满和怨恨,对清王朝更加离心离德。……9当时的清政府正如孙中山所形容的那样,像“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上彻底地腐朽了”,“全国革命的时机现已成熟”。由上述可以看出,辛亥革命的发生是客观情势使然。不仅是“‘下层不愿’照旧生活下去”,同时“‘上层不能’照旧生活下去”,革命形势在当时已经具备。革命派起

6、而推翻清政府,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意愿,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并不是“激进主义思潮的结果”。——选自龚书铎《近代中国的革命和改良》材料3: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野蛮入侵,封建统治腐朽无能,国家战乱不已,人民饥寒交迫,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遭受了世所罕见的深重苦难。在那个内忧外患接踵而至的年代,一切关心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人们无不痛切感到,要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就必须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对中国社会进行根本变革。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当时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振兴中华深切愿望的集中反映,也是当时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而前赴后继顽强斗争的集中体

7、现。——选自《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材料4:“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要去这种政体,不是专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来分作两次去做。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摘自《孙中山全集》第一卷问题1:如何理解“辛亥革命的发生是客观情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