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396301
大小:4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16
《论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作者:摘要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这两个概念,一直是教育界的热门话题。一般舆论倾向是提倡素质教育,反对应试教育。但在具体实践中,出于对学生升学深造的迫切需求,一些家庭和学校又往往看重应试教育,忽视素质教育,谁能让学生考高分,就算谁教学有方。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被人为地片面化和矛盾化了。其实,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就像一对孪生儿一样共存于一个母体之中,他们是教育教学过程中同一个目的的两个侧面。就是说,素质教育是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应试能力是素质教育在特定条件下的具体体现。怎样摆正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关系呢?一要正确认识素质教育的本质和他在人类生存发展中的作用,二要全面了
2、解应试教育产生和存在的历史条件。一、素质教育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素质教育是指人类自身素养和参与社会活动能力的培养过程。它产生于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生产劳动实践,又反过来服务于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生产劳动实践。其主要内容包括人的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劳动生存能力、观察思维和开拓创新能力、思想品格素养和社会交际能力等等。从根本上讲,自人类社会形成以来,素质教育就贯穿于人的生命的全过程中。人类靠素质教育传播知识、经验和技能;靠素质教育培养人的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开拓创新能力;靠素质教育推动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进步。总之,人类社会发展的每一步都离不开素质教育。8从范围上讲,素质
3、教育分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类型。确切地说,人类的素质教育是自家庭开始的。从婴儿呱呱坠地,直至学话、学步、入学和后来的步入社会,有意无意的素质教育无处不在。其中在各种类型的素质教育中,学校教育至关重要。因为学生时期是一个人发育身体和开发智力的最佳时期,学生在学校中可受到最为全面、最为系统的知识、技能教育,较之家庭和社会教育更能影响一个人一生的事业和成就。从内容上讲,素质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阶级性。不同社会形态和不同时期,人类进行素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也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异。就中国来说,自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出现学校以来的数千年中,素质教育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春秋时期孔夫子开私学之
4、先河,提倡“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教育内容以“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为主,这大约就是那个时代的素质教育。在之后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中,虽然历经变革,但教育内容不外乎以“学而优则仕”的封建教育为主。“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是当时的社会时尚和众多学子的基本心态。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经济、政治和科学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事业成了党和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百年大计,其中素质教育更成为教育事业的核心和精髓。开展以开拓创新为主体,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为目的的现代化素质教育成了家庭、学校、社会和舆论界讨论的重要课题。事实上,在当今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发展格局中,政治形势千变万化,
5、科学技术水平日新月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在这竞争激烈、优胜劣汰的国际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不断增强劳动者的开拓创新能力。因为从根本上讲,开拓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进步和生存发展的灵魂。因此,以开拓创新为主要内容的素质教育也就成了现代教育事业的首要任务。二、应试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派生物原始社会的素质教育是同生产劳动结合在一起的。在生产劳动中传授制造和使用工具以及其他劳动生产经验,是原始社会的主要教育内容。如传说中燧人氏教民钻木取火、伏羲氏教民结网捕鱼、神农氏教民耕作等等。在这些故事传说的神秘外衣中,我们依稀可以看到当时人类原始的素质
6、教育情景。8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特别是随着阶级社会的出现,人类教育的平等性转变为阶级性。于是,教育除了为生产劳动服务外,打上了深深的阶级的烙印,并逐渐成为一项专门的社会功能。为统治阶级培养“高素质”的统治人才,成了当时的首要任务。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早期,受教育者受当时选士制度的影响,往往接受的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实用教育,具有一定的“应试”倾向,但尚未形成定型的应试教育模式。自隋唐开始,选士制度由两汉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过渡到了科举制,开科取士成了统治阶级选拔官吏的重要渠道,科考成了众多学子荣身显贵的便捷途径,教育内容逐渐失去了社会性和实用性。这样一来,读书
7、人大多视应试科考为升官发财的敲门砖,在“四书五经”中孜孜钻求,甚至白头终老。封建的科举制度使应试教育真正从素质教育中派生出来了。回顾我国的教育发展史,科举制度从隋唐经宋、元、明、清先后延续了1300多年。其中明清两代以“八股文”的办法,把应试教育极为消极的一面,即把应试教育的片面性和腐朽性发展到了顶峰。这种片面性和腐朽性共存的应试教育,造就了一批又一批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食古不化、不学无术的书呆子,严重滞碍了中国社会文明的正常发展。新中国建立后,党和国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