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39413
大小:1.26 MB
页数:8页
时间:2017-11-09
《专题一 地球运动规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限时集训(一) [专题一 地球运动规律](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图Z11为某时期某地的正午日影长短变化及朝向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图Z111.该地最可能位于( )A.俄罗斯 B.澳大利亚C.印度D.意大利2.图中甲日时,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A.江南地区“春来江水绿如蓝”B.北印度洋洋流沿逆时针方向流动C.北京香山正值枫叶遍地红D.巴西高原此时草木一片枯黄读6月某日M、P两地的太阳高度角示意图(图Z12),完成3~4题。图Z123.关于两地方向的判断,正确的是( )A.M地在P地的东南方向B.M地在P地的西北方向C.M地在P地
2、的东北方向D.M地在P地的西南方向4.关于图中M、P两地共同点的叙述,最有可能的是( )A.区时相同B.同在西半球C.线速度相同D.同在大陆西侧6月7日,科学家在回归线上使用位置、角度固定的普通相机,以相同的时间间隔持续拍摄太阳,再通过叠加获得自日出至日落的太阳视运动图(图Z13),太阳在R位置时树影最短。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5~6题。图Z135.太阳位于R位置时,科学家看到的太阳方位和他所在纬度分别是( )A.正北 23°26′NB.正北 23°26′SC.正南 23°26′ND.正南 23°26′S6.若科学家要在同一地点,使用同样方法再次获得完全相
3、同的太阳视运动图,在不考虑天气状况的条件下,下次拍摄日期应选择在( )A.6月17日前后B.6月27日前后C.7月7日前后D.7月27日前后读寒带不同纬度地区出现某种地理现象的天数变化图(图Z14),回答7~8题。图Z147.若图示地理现象为极昼现象,则T地开始出现极昼现象的时间大约在( )A.3月21日B.4月22日C.5月23日D.6月22日8.除极昼现象外,该图还可以表示哪些地理现象( )①极夜 ②正午太阳高度小于0°③正午太阳高度大于0° ④极光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图Z15为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虚线圆圈表示极圈,晨昏
4、线此刻正好与该虚线圆圈相切,相邻经线间经度差相同。据此回答9~10题。图Z159.对于①地的分析,正确的是( )A.①地这一天昼长24小时B.①地此刻地方时为正午12时C.①地太阳即将在1小时后升起D.①地经度为150°E10.若极圈为70°,图中其他条件不变,则( )A.北半球夏半年时间增长B.长江汛期缩短C.香港(22.9°N~22.37°N)将属于温带范围D.南半球的寒带范围扩大,北半球的热带范围缩小读70°N~90°N范围内极昼持续天数随纬度变化而变化的规律示意图(图Z16),图中只有一条实线正确表示了这种变化规律,回答11~12题。图Z1611.
5、图中四条实线正确表示了70°N~90°N范围内极昼持续天数随纬度变化规律的是( )A.甲B.乙C.丙D.丁12.随着北极圈内的极昼范围不断扩大,合肥地区( )A.昼长逐渐变短B.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断增大C.太阳东南升起,西南落下D.天气逐渐变冷二、非选择题13.图Z17中E是上下两图的连接点。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Z17(1)判断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位置和北京时间。(2)图中B地在D地的________方向,C地在A地的________方向。(3)写出B、D两地的昼长时间:B地______,D地______。(4)此时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是________
6、____,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是____________。14.读a、b两地北半球夏至日太阳高度角变化图(图Z18)及a地夏至日、春秋分日太阳视运动图(图Z19),回答下列问题。图Z18图Z19(1)a、b两地纬度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2)夏至日,下列地点可见到类似于a地太阳运动路线图的是( )A.摩尔曼斯克B.伦敦C.南极中山站D.北京(3)如果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夹角为70°,则a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为________,北半球极昼(夜)的纬度范围为________,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将变____
7、____(大或小),五带中热带的范围将变________(大或小)。专题限时集训(一)1.C 2.D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日影方向和长短可判断,该地有太阳直射现象,且日影向北的时间较长,日影向南的时间较短,说明该地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因此该地最可能位于印度。第2题,图中甲日时,日影向南且为向南方向时最长,说明此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为北半球夏季,北印度洋洋流沿顺时针方向流动,巴西高原为冬季。此时草木一片枯黄。“春来江水绿如蓝”描述的是江南地区的春季景色,枫叶遍地红描述的是北京香山的秋季风景。3.C 4.C [解析]第3题,由图示知M地昼长夜短,位于北
8、半球;而P地昼短夜长,位于南半球;M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