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青少年犯罪的调研报告

预防青少年犯罪的调研报告

ID:12368142

大小:29.0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16

预防青少年犯罪的调研报告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预防青少年犯罪的调研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预防青少年犯罪的调研报告(豆沙镇中心校)青少年犯罪已经是不容忽视一个社会问题。它已经成为世界公认的仅次于环境污染和吸毒贩毒的世界性三大公害之一,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更应注意的是青少年犯罪趋向低龄化。在这种现实情况下,如何有效地遏制青少年犯罪,对于维护好社会治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试从万古小学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教育现状入手,就青少年犯罪原因及其预防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讨。一、青少年犯罪的主要特点(一)青少年犯罪具有盲目性我们先看看两个案件:①

2、、2010年4月22日,本校两个未满十岁的少年翻窗进入一家商店,经村治安人员现场勘查,他们只拿了商店里的香烟、水果糖等物品,而贵重的物品及现金都未动。②、2011年2月26日,中坪小学二年级学生黄某和一个中学生翻围墙进入中坪小学,盗窃了学校的篮球、羽毛拍等体育用品。从这两个个案件充分说明:青少年身心发育还没有成熟。他们在考虑问题时具有片面性,思想过于单纯,对犯罪行为的后果认识不够。导致他们在行使犯罪行为时不加思索,不计后果。即使事先有预谋也比较简单。(二)青少年犯罪具有团伙性由于年龄及社会阅历问题,其违法的胆识和策略都比较差。青少年为

3、了弥补自身的不足,增强其自身的胆量和掩盖犯罪实事。便纠合那些有共同兴趣和想法的少年一起闯天下。因此,在现今青少年团伙作案的数量比较多。如:2010年3月5日,未成年人王某、陈某、张某、蒋某为了满足自己在物质方面的需要,为了增强相互之间的安全感,他们纠合在一起实施盗窃行为。(三)青少年犯罪具有模仿性随着我校区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家庭的经济条件越来越好,人们接触信息的途径增多了,同时由于各种传媒在播出、提供节目时,所考虑的大多是经济效益,各种不健康的东西影响到那些单纯、天真的青少年,使他们产生很大的好奇心,例如:2010年9月社会青年吴某

4、、赵某等一伙人得知我校的一些学生身上有钱,就学着电视上的不良少年的样子,用袜子套在头上,在半路对这些学生实施了抢劫。他们的行为就是对青少年犯罪的这个特点的证明。(四)青少年犯罪具有可塑性,由于青少年对是非的分析力、辨别力、适应力等还不够成熟,他们就象一张“白纸”,现实社会中客观存在的人、事、物就如一支多彩的“画笔”,在这张纸上可以绘出各种各样的图画。(五)青少年犯罪具有恶作剧性,有些青少年的犯罪行为并非出于物质方面的需要,只是对一些行为的好奇和体验,出于好奇,而从事某种违法犯罪行为。三、导致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

5、原因有很多,总结为以下几点:第一、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是人生的第一站。父母、亲人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的教育是一个人顺利实现社会化进程的基础和先导。但是在现实中,一部分家长在对子女的教育上方法措施不当,有的表现为以孩子为中心,溺爱、使孩子任性、为所欲为;有的家长对孩子打骂训斥过度,使孩子对家庭缺乏感情;有的让孩子放任自流,一概不管,其结果使孩子有更多的机会和条件受到不良影响;一部分父母关系不和、离异或家庭成员非自然缺损、父母长期在外地打工等,容易造成青少年出现心理障碍,在心理上造成无法弥补的损伤,以致出现心理发

6、展上的障碍和失调,影响其健康成长。青少年模仿性强、可塑性大,各方面尚未定型。其生存在不良的环境里,面对不良恶习或犯罪行为,可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我国学者对150名少年犯的家庭状况进行了调查,其中缺陷家庭和父母感情不睦的占41.4%,兄弟姐妹有劣迹的6%。所以我认为:不良的家庭影响是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主要根源之一。第二、社会环境的影响。如今社会已经步入信息化社会,信息的传播途径多种多样,如: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互联网络等,这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方便,但也应该看到其背后藏有我们无法控制的消极影响。同时市场经济的“以权谋私”、“

7、行贿受贿”等不正之风在少数地方蔓延盛行,也造成不良的社会风气。而青少年的生理、心理还未成熟,他们的品质心理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会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各种不良信息的传播,严重地侵袭着青少年的思想健康。更有一些违法犯罪分子利用青少年的好奇和盲动,引诱、腐蚀着青少年,教唆他们违法犯罪。第三、学校教育的影响。学校是培养青少年的重要场所,教育是主导力量。然而,在我们的学校教育工作中,学校、老师为了成绩、为了升学率,存在着注重抓学生的知识学习、忽视思想品德教育的倾向。少数教师对犯错误的学生动辄训斥、挖苦、强制采取惩罚,严重地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8、使他们产生对立情绪。个别学校干脆把犯了错误的学生赶出校门,放弃学校的教育责任,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社会上的不良影响,这些都给学生的品德不良发展留下了重大隐患。四、预防青少年犯罪应采取的主要措施青少年犯罪应当引起有关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