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366932
大小:181.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7-16
《三大诉讼法表格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地域管辖1、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法院管辖。经复议改变(改主要事实和证据;改依据影响定性;撤变结果)的,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法院管辖;2、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一般理解包括行处)提起的诉讼,由被告或原告所在地(户籍、常居、限制人身自由地)法院管辖;3、基于同一事实对人身和财产实施行处或行强措,均不服可向被告或原告所在地法院起诉,可一并管辖;4、因不动产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冲突解决:最先收到起诉状法院1、原则: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例外:对不在国内居住人的身份诉讼;对失踪人的身份诉讼;对被劳教人、被监禁人
2、的诉讼;2、特殊地域管辖:(还有合同票据等)*仅被告被注销城镇户口,原告边,均被注销被告居住地;*迁出户口未落户:常居—没有常居以超过一年的居住地—原户籍地;*双方都被劳教或监禁:被告原住所地———被告被劳教或监禁一年以上,由被劳教或监禁地;*追索赡养费:几被告住所地在不同辖区,可以由原告住所地管辖;*不服监护指定或变更监护:被监护人住所地管辖;3、离婚管辖:*非军人对非文职军人:原告边;都是军人由被告住所地或其所在团级以上单位驻地管辖;*被告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由原告边;均离开超过一年由被告常居,没有则以原告起诉时居住地;*国内结婚并定居国外,外国以由婚缔结地管辖为由不受理,
3、由缔结地或一方国内最后居住地;国外结婚并定居国外,外国以由所属国管辖为由不受理,由一方原住所地或国内最后居住地管辖;*两方分居国内外:国内一方住所地都有管辖权,就算国外方在国外已起诉;*双方都在国外但未定居:原告或被告原住所地都可以4、专属管辖:不动产,港口,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主要遗产所在地;冲突解决:最先立案法院1、犯罪地(犯罪行为发生地或取得财产地)管辖;被告人居住地(更适宜时:户籍所在地、常居地):流窜作案主要犯罪地不好确定;民愤大民众要求;可能会在居住地执行其刑罚;临时外出人之间犯罪;2、最初受理地法院审判为主,必要时由主要犯罪地法院管辖;3、犯罪发生后在中国的最
4、初停泊、降落地;4、国际列车——按管辖协定来;没有协定由犯罪后最初停靠地或目的地5、外国人域外犯罪后的入境地(中院);5、国人域外犯罪,离境前居住地或原户籍地;7、国人驻外使领馆内犯罪——其主管单位所在地或原户籍地8、国际犯罪人被抓获地中院9、漏罪:原审法院——服刑地或主要犯罪地(更适宜)10、新罪:服刑地11、脱逃期间犯罪:犯罪地捕获由犯罪地管辖;回监后发现由服刑地被告居住地包括户籍所在地、经常居住地和学习工作地冲突解决:最先受理法院移送管辖发现不属于自己管辖应当移送,被移送者不得再移送同行诉只有在上述情形2时才存在移送,尚未开庭前由最初受理移送至主要犯罪地法院14中院管辖
5、1、确认发明专利权案(专利申请案,宣告专利无效或维持案,强制许可案);2、海关处理案(纳税和行政处罚案);3、对国务院各部、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的诉讼;4、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被告为县级以上政府且基层法院不适宜审理;影响大的共同诉讼、集团诉讼;重大涉外行政、涉港澳台;其他);5、反倾销、补贴行政案件由被告所在地高院指定的中院或高院管辖1、重大涉外案件(标的大或案情复杂或居住在国外的当事人众多);2、在本辖区内有重大影响的案件;3、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由中级法院管辖的案件:海事、海商案件(相当于中院的海事法院);专利纠纷案件;涉港澳台重大民事案件;标的大或
6、诉讼单位属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上的经济纠纷;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赔偿案件;申请撤销仲裁裁决(仲委会所在地中院)。1、危害国家安全案件(12个罪);2、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没辩护人时应为其指定)、死刑的普通刑事案件。3、外国人犯罪(被告人)的案件。注:上面还有两种情形!管辖异议接到应诉通知10日内应当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出(合同诉讼一审开庭前原告变更诉讼请求的,被告可以提出管辖权异议)应当在审限内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争议的人民法院分别逐级报请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管辖权向下转移能。同民诉能。上级法院有权审理下级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也可以把本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交下级
7、人民法院审理。下级法院对它所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认为需要由上级法院审理的,可以报请有上级法院审理。不能。依法应当由上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刑事案件,不能指定下级法院管辖。注:检察院认为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而向中院提起公诉的普通刑事案件,中院受理后,认为不需要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可以依法审理,不再交基层法院审理。起诉期限未复议:3月;经复议:15日。(60日;2月)自知道诉权、诉限起算,自应知行为内容日起最长不超过2年,适用复议;自应知行为内容日起算,自作出日起涉不动产最长20年,其他5年一般: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