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35680
大小:258.00 KB
页数:45页
时间:2017-11-09
《四色cmyk与专色印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题1、世遗土楼似明珠第课时累计总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土楼的由来。2、了解土楼的构造。3、了解土楼的分布。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了解土楼为什么是:世界建筑的奇葩,中华文化的瑰宝。教学难点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教具准备教学活动方案师生活动内容设计教学随笔教学思路:以土楼的造型、装饰和建造工艺的教学主载体,理解土楼似明珠、世所罕见。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同学们,福建土楼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今天我们来系统了解有关土楼的情况。二、讲谈课文。1、介绍土楼的由来。土楼是勤劳智慧的客家人民在改选和保护自然的同时,创造的独一无二的、与自然融为一
2、体的美丽家园。教学活动方案师生活动内容设计教学随笔2、土楼的构造和特点。(1)学生详读课文。(2)分小组学习、讨论。(3)请学生回答。(结构:以土木结构为主。特点:3、土楼被列入世界名录。三、阅读加油站神秘的古城堡四、相关链接漳州土楼五、总结全文。总结全文并指导完成课后“查一查”、“做一做”。教学反思课题2、木拱廊桥怀古韵第课时累计总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木拱由来。2、木拱廊桥在我国的分布。3、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木拱郎桥结构工艺的独特。教学难点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具准备教学活动方案师生活动内容设计教学随笔教学思路:以教材资料为
3、主截图体,以学校边的高速高架桥为背景,让学生在真实情景中学习。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同学们,学校边的高速路高架桥是我们每天要通过的,但是在古代科技不发达的情况下,是无法用钢筋水泥架设的。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古代的木拱桥。教学活动方案师生活动内容设计教学随笔二、授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书中的木桥图片。2、了解为什么要架木拱桥。3、了解木拱郎桥现今的分布。4、重点了解木郎桥的二蜈蚧结构。5、木拱郎桥被敖联合国教科文首批“非物质文化名录”。三、阅读加油站1、中国最壮观的木拱廊桥2、中国现存最长的木拱廊桥四、相关链接浙南廊桥之旅五、总结。1、总结全文。2、引导完成课后作业。教学反思课题
4、3、千年古堰木兰陂第课时累计总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木兰陂是福建古代历史上最伟大的水利工程之一。2、了解木兰陂全景,和钱四娘建坡筑陂。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了解木兰陂是福建古代历史上最伟大的水利工程之一教学难点了解木兰陂全景,和钱四娘建坡筑陂教具准备教学活动方案师生活动内容设计教学随笔教学过程:一、激情引入。二、授新课1、学生自学课文内容,并思考:(1)木兰陂位于哪里?(2)它的构造有什么特点?(3)它有什么作用?2、交流讨论。3、反馈交流。教学活动方案师生活动内容设计教学随笔三、阅读加油站学习《三筑木兰陂》。四、“相关链接”。福建古代水利工程五、师生共同完成
5、“说一说”、“做一做”。六、总结全文。教学反思课题4、人鱼和谐千年颂第课时累计总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自然和谐相处的典型例子。2、了解鲤鱼溪风光和鲤鱼溪民居。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文奇观教学难点了解鲤鱼溪风光和鲤鱼溪民居教具准备教学活动方案师生活动内容设计教学随笔一、师谈话导入新课。二、授新课1、学生自学课文内容,并想一想:人与鱼和谐相处典型例子有哪些?如果人与自然的和谐遇到破坏,将会出现怎样的不良后果?2、师生共同交流讨论。3、学生汇报4、师小结。教学活动方案师生活动内容设计教学随笔三、阅读加油站讲一讲“人鱼同乐”的故事。四、相关链接
6、讲《护鱼传说》的故事。五、师生共同完成“说一说”、“查一查”。六、总结全文。教学反思课题5、空海与霞浦赤岸第课时累计总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遭遇风暴漂泊上岸的空海和尚是文明的使者。2、了解空第和尚突出的贡献,每年日本友人都要来霞浦赤岸朝拜空海和尚。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知道中日友交流的事情,还有空海和尚是文明的使者教学难点了解空第和尚突出的贡献教具准备PPT教学活动方案师生活动内容设计教学随笔一、引入课题。1.教师展示霞浦的图片,让学生猜地名2.教师展示中日文字的异同,让学生对中日文化交流有个初略的认识二、授新课1、学生游览课文,并想一想:(1)日本友人为什么
7、每年都要千里迢迢来霞浦赤岸朝拜空海?因为空海是日本佛教真言宗的创始人。他在唐朝时期随遣唐使去长安,因为海上风暴,漂流到霞浦赤岸,被当地的老百姓救治。所以霞浦赤岸可以说是空海的再生之地。所以日本真言宗的信徒每年都会在他的被救日到霞浦祭拜。(2)空海和尚突出的贡献是什么?促进了中日文化的交流发展(3)中日友好交流的事情有哪些?教师:公元630年至834年的二百年间,日本派19次遣唐使(其中到达中国者为15次)来华,规模之大少者二百人,多者五六百人。这充分证明了当时日本对唐文化的重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