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领导干部公选案例策论热点重点之一

2013年领导干部公选案例策论热点重点之一

ID:12351677

大小:2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6

2013年领导干部公选案例策论热点重点之一_第1页
2013年领导干部公选案例策论热点重点之一_第2页
2013年领导干部公选案例策论热点重点之一_第3页
2013年领导干部公选案例策论热点重点之一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3年领导干部公选案例策论热点重点之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3年领导干部公选案例策论热点重点之一:从“团伙腐败”和“网络反腐”说开去——时事热点相关1:“团伙腐败”说明腐败也是慢性病、传染病近日,河南许昌东城区征地办、动迁中心60余名工作人员的腐败窝案曝光,引来广泛关注。一端一窝,虚造协议骗取拆迁补偿款、助人编造虚假拆迁补偿协议收受贿赂,许昌拆迁领域两个科级单位的团伙作案,让人发问:他们的胆子何以如此大?干部之间的内部监督缘何失效?公民、舆论、法制等外部监督为什么没能及时介入?“一窝”腐败的曝光,再次凸显保持反腐高压态势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湖南耒阳矿征办窝案、重庆校长集体贪腐案、广东棠溪村18名

2、村官集体受贿……近年来,团伙腐败的案例不时见诸报端。2011年,社科院发布的《反腐倡廉蓝皮书》指出,腐败主体从个体向团伙化蔓延,窝案串案较严重,这成为贪腐发展的新走向。与个体腐败案相比,团伙腐败显然性质更恶劣、社会危害更严重,应当引起全社会的警惕。在许昌这起团伙腐败案中,不仅负责拆迁的官员之间,甚至官员与被拆迁的村民之间也达成罕见默契,衍生出集体贪腐的利益链。表面上看,人人得好处,仿佛利益最大化了;仔细推究,少部分人发了拆迁补偿财,公共利益却在无形中蒸发。这笔账,怎么算?当每个人都放弃互相监督,集体贪腐便有了可乘之机。集体掩护、集体失声、集

3、体串供,部门内部风险共担,成员之间拧成一股绳,如同蚂蚱一样被捆绑在一起。另一方面,外部监督形同虚设,也让利益共同体“内部安全”的心理机制被强化。以此案为例,如果拆迁过程中要拍照、录像的规定能执行,审计、监察的力量能加强,这一窝腐败,恐怕也难以发酵、成形了。“团伙腐败”说明,腐败也是慢性病、传染病。当“公共利益部门化、集体利益个人化”,部门成员很容易形成利益共同体。这让一些本想保持干净的人担心在单位内部被逆向淘汰,被迫“打湿了鞋子”。正如当事人所说,“大家都这样做了,我不做会显得不合群”。而“一起捞过钱”,更能形成攻守同盟,扩大腐败范围,演出

4、“一抓一串、一端一窝”的剧情。防范腐败传染病、慢性病,不能仅依赖于官员的自觉、自律,更须从法律制度给以警醒:反腐利剑高悬,无论腐败个案还是窝案,“伸手必被捉”。完善管理制度,保证决策制定、落实执行、考核审计、监督反馈等行政程序的透明公开,用阳光照亮暗角。增加监督话语权,动员公众并创造可行形式让其参与到对权力运行的监督过程中,才能破除内部利益共同体。“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的论断时刻警醒我们,筑牢反腐的防线,必须堵住腐败利益源、斩断腐败利益链,让各项制度真正管得住人。[原作者:李浩燃]——时事热点相关2:网络反腐须

5、告别偶然性步入规范化在充分认识到网络反腐功绩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这种突破传统舆论监督困境的反腐形式,如果缺乏制度的支撑,没有政府信息公开和满足公众知情权的制度性安排,难免会呈现出其自身难以克服的选择性、偶然性和碎片化缺憾近期以来,一场强劲的反腐风暴席卷全国,短短几周内就有多名官员因涉嫌违纪被调查或被免职,其中大部分是因为微博举报而东窗事发。继2008年网络反腐兴起之后,微博举报、网民围观、部门调查再度成为当下反腐风暴的显著特征。这种格局既折射出民间参与反腐的强大力量,也显示出党和国家反腐治贪的坚定决心。微博新型平台的崛起,深刻改变了普通

6、公民行使表达权、监督权的方式,其便捷的自媒体属性,也激发了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极大拓宽了舆论对官员监督的渠道。在这种舆论环境下,一张照片、一段视频,一旦投进纷繁芜杂的微博世界,产生蝴蝶效应的速度、广度和深度令人惊叹。有资料显示,微博举报已成为网络反腐的一个前沿阵地,让一些涉贪涉腐的官员感到坐立不安。这种反腐效应的形成,网民的力量功不可没。网络反腐显示出了强大的威力,但也开始引发社会各方更多的期待:如何进一步拓展公众参与反腐的领域和渠道,如何使依靠激情、带有选择性的网络反腐步入理性化、制度化轨道,如何从末端的腐败揭发过渡到常态化的源头预防

7、,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而这些网络反腐舆情的背后,反映出民众对反腐规律认识的升华,对反腐法治化目标的深度期许。在充分认识到网络反腐功绩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这种突破传统舆论监督困境的反腐形式,如果缺乏制度的支撑,没有政府信息公开和满足公众知情权的制度性安排,难免会呈现出其自身难以克服的选择性、偶然性和碎片化缺憾。对法治国家而言,惩治和预防腐败的最终威慑力,也不是来自“躺着也中枪”的偶然性,而是“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的必然性。网络监督的“无处不在”固然能够让官员产生恐惧感,但反腐的出口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举报者及围观者的“兴趣”。综观此轮网络举报

8、的诸多案例,从涉及不雅视频的重庆北碚区委书记,到涉嫌性侵的黑龙江省人大代表;从被曝向情妇写“离婚保证书”的山东省农业厅副厅长,到涉嫌滥用职权包庇儿子的太原市公安局局长,被查官员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