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复习资料

公务员考试复习资料

ID:12349960

大小:220.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7-16

公务员考试复习资料_第1页
公务员考试复习资料_第2页
公务员考试复习资料_第3页
公务员考试复习资料_第4页
公务员考试复习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务员考试复习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3.甲、乙二人于某日晚将私营业主丙从工厂绑架至市郊的一空房内,将丙的双手铐在窗户铁栏 杆上,强迫丙答应交付3万元的要求。约两小时后,甲、乙强行将丙带回工厂,丙从保险柜取出仅有的1.7万元交给甲、乙。甲、乙的行为构成何罪?(a)A.抢劫罪 B.绑架罪 C.敲诈勒索罪 D.非法拘禁罪本题考抢劫罪与他罪的区别。抢劫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对公私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或者看护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迫使其立即交出财物或者将财物抢走的行为。敲诈勒索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公私财物的所有人、管理人实施威胁或者要挟,迫使其当场或者限期交出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

2、行为。敲诈勒索罪与抢劫罪在客观上都使用威胁手段,但是在内容、方式等方面有明显不同:(1)敲诈勒索罪可以是以暴力相威胁,也可以是以张扬隐私、毁坏财物等相要挟。抢劫罪仅限于暴力威胁;(2)敲诈勒索罪的暴力威胁表现为一种可能性,即如果不答应要求,将要对其实施暴力。抢劫罪的暴力威胁则是现实的,如果不答应要求,犯罪分子将当场使用暴力;(3)从非法取得财物的时间看,敲诈勒索罪取得财物的多是发出威胁、要挟后的一定期限内。抢劫罪则仅限于当场取得财物。绑架罪,是指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行为。绑架罪与抢劫罪在客观上都实施了暴力、胁迫等行为,在主观

3、上都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但是二者还是存在不同,主要表现为:(1)绑架罪强取财物的时间、地点是犯罪行为人指定的时间、地点。抢劫罪是抢劫当时当地;(2)绑架罪的犯罪对象包括被绑架人质和人质的亲属及相关人等,表现为双重或多重被害人。而抢劫罪的犯罪对象不具有这样的特点。非法拘禁罪,是指以拘留、禁闭或者其他强制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根据本案案情,甲、乙的行为触犯了非法拘禁罪与抢劫罪,是想象竞合,以抢劫罪论处。相关法条见《刑法》第238条、第239条、第263条、第274条。王安石对科举考试的制度提出了异议,认为单靠一两个考官对考生进行一两天

4、的考试是不大可靠的,未必能够真正检验出其才德。于是王安石当政之后,就着手逐步完善各级学校制度,不但将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教育单位,还将其作为选拔人才的地方,生员自州县学逐级考试进入太学,太学又分外舍、内舍、上舍三等,上舍生又分上、中、下三等,上等生可以不经过科举考试而直接担任官职。经过各级学校多年的系统培训,又经层层淘汰最终脱颖而出的上等生显然水平比较可靠,较之科举制的一考定终身,这种逐级考试选拔的制度显然更加合理。太学上等生可以直接授官,表明已与进士取得了同等的待遇。这些措施显示了王安石欲以学校取士最终代替科举取士的设想,只是在他当政期间条件还不成熟。直

5、到徽宗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始诏“天下取士,悉由学校升贡,其州郡发解及试礼部法并罢”,学校取士最终取代了科举取士。王安石还提出了分级管理的原则。他指出天下之大,帝王不可能事必躬亲,也无法一一考察所有人才,但将此选才之事专属一人也不合适,怎么办呢?王安石认为帝王可以亲自考察才能德行最高者,使之成为大官,然后再让他们考察并推荐与己才德相类者,任命为官,这样逐级考察、分级管理,帝王就可以拱手而治天下。  宋朝前期皇帝比较勤政,但大都有好举细务、事必躬亲的缺点,其实这里面包含着害怕大权旁落、欲加强君主专制的想法。神宗也不例外,大事小事都想管,结果是管了小事

6、,却往往忽略了大事。王安石屡次进谏,提出君相只可管天下大政,细务自有有司处置,不必皇帝操心,可神宗就是不改。最后,王安石进言说:如果总是这样,那就是将我们两人累死也于事无补。神宗只是一笑置之。后来,王安石辞去相位,神宗更是大权独揽,故意任用庸人为相,结果身体累出了毛病,三十八岁就英年早逝。假如神宗能够采纳王安石的忠言,实行分级管理,也许就不会过早去世,新法也可能就不会草草被废,历史恐怕又要改写了,可惜这又是一个假设。  选拔人才就是为了任用。任用之道,关键是任人唯贤、任人唯德,以人之才德为唯一标准。这一方面,王安石吸收了墨家尚贤的思想,突破了传统儒家任人

7、唯亲的模式。他主张以才德的高下来决定职位的高低,高者为长官,低者为佐属,如此才能使上下各安其位,各司其职。  王安石一再强调对官员要“久于其职”,使其在一个职位上保持相对稳定。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官员不久其任是宋朝吏治的一大弊端,也是政府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说来可笑,这一点同样是朝廷有意为之——为了防止官员专权谋变,宋朝皇帝有意让官员频繁调动,使之不久其任,甚至还有到任仅数日即改官的事情发生。由于调动过频,官员不敢有长期的谋划,只能重视短期效应,而且往往还没熟悉情况就被调离,换个职位又得重新再来,这么一来,自然不可能有什么效率,而且无法对官员的治绩进行有

8、效考察,结果是贤者不能见其功,不贤者不能察其过,升降黜迁都缺乏依据,只能根据资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