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辅导-药学实践与用药安全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辅导-药学实践与用药安全

ID:12348844

大小:1.17 MB

页数:21页

时间:2018-07-16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辅导-药学实践与用药安全_第1页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辅导-药学实践与用药安全_第2页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辅导-药学实践与用药安全_第3页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辅导-药学实践与用药安全_第4页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辅导-药学实践与用药安全_第5页
资源描述: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辅导-药学实践与用药安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件,教材,辅导书,习题集,历年真题,冲卷,题库,联系QQ:87567314大单元七 常用医学检查指标的解读  第一节 血常规检查  第六节 其它常用血生化检查  第二节 尿常规检查  第七节 乙型肝炎血清免疫学检查  第三节 粪常规检查     (两对半)  第四节 肝功能检查  第五节 肾功能检查951  分值少内容多  有难度真功夫      医学检查指标为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亦是疾病治疗中需要监控的指标。  为我所用!!!  第一节 血常规检查小单元细目要点血常规检查常用指标及其临床意义(1)红细胞计数(2)血红

2、蛋白(3)白细胞计数与分类(4)血小板计数课件,教材,辅导书,习题集,历年真题,冲卷,题库,联系QQ:87567314          一、红细胞计数(RBC)  【正常参考区间】  新生儿:(6.0-7.0)×1012/L  婴儿:(5.2-7.0)×1012/L  儿童:(4.2-5.2)×1012课件,教材,辅导书,习题集,历年真题,冲卷,题库,联系QQ:87567314/L  成人  男:(4.0-5.5)×1012/L  女:(3.5-5.0)×1012/L    二、血红蛋白(Hb)  血红蛋白常被称为“血

3、色素”,是组成红细胞的主要成分。  【正常参考区间】  女性:110-150g/L  男性:120-160g/L  新生儿:170~200g/L  红细胞计数(RBC)及血红蛋白(Hb)的临床意义  1.红细胞/血红蛋白增多  2.红细胞/血红蛋白减少  3.血红蛋白(Hb)/红细胞数量(RBC)与贫血  1.红细胞/血红蛋白增多  ①相对增多:  频繁呕吐、出汗过多,大面积烧伤等,由于大量失水使血浆减少,血液浓缩,血中各种有形成分包括红细胞相对增多,仅为一种暂时的现象。  ②代偿性和继发性增多:  常继发于慢性肺心病、

4、肺气肿、高原病和肿瘤患者,可引起红细胞代偿性增生;  ③真性红细胞增多:  为原因不明的慢性骨髓功能亢进,红细胞计数可达(7.0-12.0)×1012/L。  2.红细胞/血红蛋白减少  ①急性、慢性红细胞丢失过多  ②生成减少  ③红细胞破坏过多:  ①急性、慢性红细胞丢失过多:  常由各种原因的出血引起,如消化道溃疡、痔疮、十二指肠钩虫病等。  ②生成减少  红细胞生成减少:  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如骨髓病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慢性病贫血;肾性贫血。  血红蛋白生成减少:  如: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铅中毒

5、贫血、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  ③红细胞破坏过多:  包括红细胞内异常:如膜结构缺陷,导致的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酶活性缺陷,导致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等;珠蛋白肽链量改变及分子结构变异导致的血红蛋白病等。  红细胞外异常:如血清中存在红细胞抗体或补体导致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机械性、化学、物理及生物因素、脾亢等红细胞破坏过多。  3.血红蛋白(Hb)/红细胞数量(RBC)与贫血  贫血——课件,教材,辅导书,习题集,历年真题,冲卷,题库,联系QQ:87567314即RBC及Hb减少。血红蛋白(Hb)比红细胞

6、数量(RBC)能更好地反映贫血的程度。  贫血按严重程度可分为:  轻度贫血,Hb量在>90g/L;  中度贫血,Hb量在61~90g/L;  重度贫血,Hb量在31~60g/L;  极重度贫血,Hb量<30g/L;  →30→60→90→  备注:此处老师说的区间“30至60”具体指“31-60”,“60至90”具体指“61-90”。  三、白细胞计数(WBC)  课件,教材,辅导书,习题集,历年真题,冲卷,题库,联系QQ:87567314  (一)简述    炎症——课件,教材,辅导书,习题集,历年真题,冲卷,题库,

7、联系QQ:87567314战争  炎症的意义:  一、清除病原微生物!  二、修复损伤!    白细胞计数(WBC)  ——指计数单位体积血液中含的白细胞数目。  【正常参考区间】  成人末梢血:(4.0~10.0)×109/L  成人静脉血:(3.5~10.0)×109/L(略不同于末梢血)  新生儿:(15.0~20.0)×109/L(显著高于成人)  6个月~2岁儿童:(11.0~12.0)×109/L  (二)临床意义  由于中性粒细胞在白细胞所占百分率高(50%~70%),因此它的数值增减是影响白细胞总数的关键

8、。  1.中性粒细胞增加  (1)生理性(了解)  (2)病理性  急性感染和化脓性炎症、中毒、急性大出血、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及恶性肿瘤、严重的组织损伤及大量红细胞破坏(严重外伤、大手术、大面积烧伤)  2.中性粒细胞减少  ①特殊感染  如革兰阴性菌感染(伤寒、副伤寒)、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病毒感染(风疹、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