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342180
大小:147.50 KB
页数:64页
时间:2018-07-16
《苏教版数学教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课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法第1课时:解决问题的策略(1)授课日期:课型:课时:总第课时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P56-58例1“想一想”,“练一练”P611-2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了解列表整理条件和问题的策略;体验从条件和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探寻解题思路的策略;归纳和总结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能按一般步骤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2、进一步丰富解决问题的经验,逐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有理有据地表达,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养成自觉检验、自我反思的习惯和意识。教学重点:运用不同策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2、题步骤。教学难点:从条件想起与从问题想起分析数量关系。教学过程:(一)回顾引入,唤起旧知。问:同学们,在三年级我们已经学过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想一想,在解决问题时可以怎样分析数量关系?(从条件想起,从问题想起)过渡: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1、教学列表,整理条件和问题(1)出示例1。瞧,这是小芳家的果园,里面隐藏着哪些数学信息呢?谁来读一读。(2)听完以后,你有什么感觉?那你能想办法整理题目中的条件吗?现在如果添上线就形成了表格。比较列表整理后的信息与整理前的信息,你更喜欢
3、哪一种?为什么?小结:像刚才这样,运用列表的策略,按照果树的种类整理条件,将相关联的信息一一对应地整理在表格里,使条件更有序、简洁,题意更清晰。板书:列表(一一对应)(3)现在如果要求“桃树和梨树一共多少棵?”你还想像刚才那样把所有条件都整理出来吗?为什么?电脑出示表格,口头整理。小结:像这样,根据问题选择并整理条件将更有利于我们分析问题。(4)(板书表格)现在对照表格中的条件和问题,要求“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你能根据数量之间的关系,说说解题思路吗?同桌两人,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提示可以从条件想起,还可以从问题想起。小结:不管是从
4、条件想起,还是从问题想起,都是求“桃树和梨树一共多少棵”,只要用“桃树的棵数+梨树的棵树=总棵树”。这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3、列式解答并检验。(1)师:根据刚才的思路,想一想每一步可以怎样算,你会列式解答吗?做在作业纸上。(2)交流列式方法。让学生列式计算时是怎样想的,每一步算出的分别表示什么。(3)问:怎样知道答案是否正确呢?还要进行检验。你想怎样检验,交流想法。板书一种。小结:可以紧扣基本数量关系来进行检验。(4)齐答。4、回顾反思。回顾一下刚才我们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手指板书)5、触类旁通(1)那你能按照刚才的步骤
5、来解决“杏树比梨树多多少棵”这个问题吗?想一想,自己试着做在作业纸上。(一生列式解答在卡片纸上。)(2)交流。小结:通过解决刚才的问题,我们经历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弄清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解答-检验反思。(三)巩固策略,综合运用1、第58页练一练1。春江小学三年级有3个班,四年级有2个班,五年级有4个班。(图中信息:五年级每班42人,三年级每班45人,四年级每班48人)。(先整理题中的条件,再解答)(1)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2)四年级比五年级少多少人?自己解决这两个问题吗?做在作业纸上。交流:比较不同的列表整理方法,你
6、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解决问题时你抓住了什么基本数量关系?做对了吗?小结;运用列表策略时,一定要注意有序,一一对应。2、第58页练一练2。(1)江老师为学生表演购买服装。买2件长袖衬衫一共用去200元,买3件短袖衬衫一共用去180元,一件长袖衬衫比一件短袖衬衫贵多少元?你会求吗?口头列式计算。(2)如果现在改变一下条件。现在与长袖衬衫对应的信息是?与短袖衬衫对应的信息吗?你会求吗?口头列式计算。3、解决了这么多问题。你觉得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哪一步最关健?对于分析数量关系?你有哪些体会?小结:可以从问题想起,也可能从条件想起,但不管怎样
7、都要抓住解题的关键:分析基本数量关系。四、全课小结:今天进一步研究了“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和体会?第2课时:解决问题的策略(2)授课日期:课型:课时:总第课时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58-60页例2和“练一练”,第61页第3-5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和掌握归一问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进一步感受用列表的方法整理条件和问题的过程;体会从条件和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探寻解题思路的策略;能按一般步骤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经历把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过程,培养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
8、力,增强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现象的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归一问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教学难点:掌握归总和归一两类问题的内在联系,建立结构化、模块化的知识系统。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导,揭示课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