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辛格好友、第一位访问中国的德国总理施密特:尼克松为何亲往北

基辛格好友、第一位访问中国的德国总理施密特:尼克松为何亲往北

ID:1234017

大小:318.0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1-09

基辛格好友、第一位访问中国的德国总理施密特:尼克松为何亲往北_第1页
基辛格好友、第一位访问中国的德国总理施密特:尼克松为何亲往北_第2页
基辛格好友、第一位访问中国的德国总理施密特:尼克松为何亲往北_第3页
基辛格好友、第一位访问中国的德国总理施密特:尼克松为何亲往北_第4页
基辛格好友、第一位访问中国的德国总理施密特:尼克松为何亲往北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辛格好友、第一位访问中国的德国总理施密特:尼克松为何亲往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基辛格好友、第一位访问中国的德国总理施密特:尼克松为何亲往北京见毛泽东?1975年,毛泽东曾会见过时任联邦德国总理的赫尔穆特·施密特1972年2月21日,也就是45年前的今天,美国总统尼克松乘坐的“空军一号”飞机降落在北京机场。尼克松及夫人急忙走下舷梯,向前去迎接的中国总理周恩来伸出了手。中美两国领导人的手握在一起,结束了20多年的隔绝状态,标志着中美关系一个新时代的开始。赫尔穆特·施密特,1974年至1982年,出任联邦德国(西德)总理,被称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他在当政期间因其出色的口才被政敌称

2、为“大嘴施密特”,与美国前外长亨利·基辛格是好友。是第一位访问中国的德国总理,也是唯一一位与毛泽东见过面的德国总理。在西方世界,施密特被认为是在经济政策上卓有建树的“伟人”,政治、军事上“杰出的战略思想家”。被人称为欧洲的基辛格。施密特对中国、中国领导人、两岸关系和中国与其他国家关系等方面有自己的独特深刻观察和真知灼见。施密特:中国对美国人变得重要起来,是从日本袭击珍珠港那天开始的。反过来,1941年美日开战,使得美国对中国变得重要起来。那个时候,中国大部分领土被日本占领,不仅整个朝鲜半岛,不仅是满洲

3、,而且沿海所有重要的地方,包括上海和南京或者南部的香港,都被日本占领。面对这样一种无望的处境,唯有靠美国人的帮助才有可能扭转局面。这关系到这个中央帝国的前途命运。西伦:不过,从毛和他的追随者在长征期间的观点来看,美国人开始时是站在错误一边的。美国人是反共主义者,他们支持蒋介石的国民党,而国民党既反对毛领导的共产党,又反对日本人。随着战争的进展,日本人越来越强大,这促使美国压中国的对立双方团结起来,共同抗日以拯救民族。事实上,国民党人和共产党人后来结成了联盟。施密特:是这样。后来,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毛

4、的部队较快地占领了日本人留下的一些地区并且缴获了其武器。同样重要的是,蒋介石军队的残暴使它非常不得人心。此外,美国人显然低估了毛部队的力量。西伦:日本投降后,美国对中国的兴趣又减弱了,您对此怎么解释?施密特:当时,世界历史的中心是四个战胜国控制的中欧。中国共产党人利用了正在溃退的日本人和注意力被转移的美国人留下的真空,战胜了国民党人。国民党人逃到了台湾这个小岛上,直到今天他们仍待在那里。西伦:1950年显示出美国人多么大意。他们低估了毛的扩张欲。在北朝鲜人发动进攻之后,美国人于1950年9月中旬受联合

5、国委托,由麦克?阿瑟将军指挥的17国部队几乎打到了中朝边界。但是,中国人靠苏联提供的大炮和坦克,在没有一个苏联士兵参与战斗的情况下,把联合国军赶到了首尔城以南。这是美国人第一次在一场大的战争中遭到失败。美国死了24000多士兵,受伤士兵整整100000人,被虏或失踪的士兵约11000人。圣诞节前夕,杜鲁门总统宣布国家处于紧急状态,他说:“我们的家园,我们的国家,处于巨大的危险之中。”三分之二人民反对这场战争。毛给了美国一次巨大的心理打击。直到1953年6月,才签署了停战协定。施密特:更为重要的是,15

6、年以后,中美两国再次兵戎相见,这一次战争是在越南,美国人在这里再次因担心整个东亚出现共产党多米诺骨牌效应而采取行动。当法国人在心理上和政治上筋疲力尽的时候,美国人把法国人的战争业务接了过去。这场战争在美国外交政策上造成了最大的一次灾难:非常缓慢地被迫从越南撤退,再次遭受中国的羞辱。在内政上,这场战争更具灾难性,因为它引发了反战运动,使全国处于分裂状态:大学里的年轻人借机造老一代人的反。西伦:事后来看,战后中国对美国的直接影响是否比苏联对美国的直接影响更大?美国和苏联仅在1962年的古巴危机中有过一次直

7、接对抗,但是没有发生军事冲突,而中国和美国却卷入了两场战争。《时代》封面上的赫尔穆特·施密特施密特:就事实本身而言,这样说是对的。但用“影响”这个词却是不正确的,因为同中国的两次冲突对美国大战略的影响,比苏联连续不断的威胁所产生的影响要小。不过,美国领导层——当时我有这个印象——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中国的作用将更加重要。而在美国民众中,这种估计煽动起来的更多是反共主义,而不是人们认为中国是一个长期的威胁。反正中国人在数十年内不可能以导弹击中美国的或欧洲的目标。西伦:不过,即便是在麦卡锡时代,在民众中造

8、成的直接后果是否要比苏联造成的不安情绪更持久?加之,由于今天中国仍在起作用,而苏联却早已灭亡,因此从事后来看,这一观点更重要。施密特:这是完全可能的。但不应忘记,美国方面当时认为世界共产主义正在扩展。美国人以为,莫斯科是遥控一切的中心。他们花了很长时间,很可能到70年代才明白,中国的政策实际上是独立自主的。即使是50年代末毛泽东脱离莫斯科这一事实,也没有纠正美国人关于中国依附于莫斯科的观念。他们一直在谈论世界共产主义。与此同时,苏联领导像美国人一样,认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