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言语形式推开“语言秘密”之窗

借言语形式推开“语言秘密”之窗

ID:12335745

大小:6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6

借言语形式推开“语言秘密”之窗_第1页
借言语形式推开“语言秘密”之窗_第2页
借言语形式推开“语言秘密”之窗_第3页
借言语形式推开“语言秘密”之窗_第4页
借言语形式推开“语言秘密”之窗_第5页
资源描述:

《借言语形式推开“语言秘密”之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语文论文借言语形式推开“语言秘密”之窗【内容摘要】目前的阅读教学普遍重视言语内容忽视言语形式,“如何写,为什么这么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一个“语言秘密”。本文认为可以借助字词的情感色彩,咀嚼语词运用的精准;借助标点的陌生运用,把握语韵节奏的奥妙;借助句子的特殊形式,体悟情感抒发的方式;借助语段的独特结构,触摸意蕴呈现的脉搏,从而引导学生在关注言语形式的过程中推开“语言秘密”之窗,在读懂文章内容、品悟人文内涵的同时,习得言语表达的方法,提高表达能力,真正实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关键词】言语形式内容表达任何言语作品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文章内涵的思想

2、内容、情感意蕴,总是通过一定的言语形式呈现出来的。语文教材作为一个特殊的言语作品,其表达内容的言语形式,应该且必须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正如歌德所说:“题材是人人都能看见的,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还是一个秘密。”从现在的教学现状来看,“言语形式”这个重要的教学组成部分还没有得到普遍关注。就像崔峦老师说的那样:当前一个倾向性的问题是阅读教学往往“得意而忘言”,非常注重内容理解、人文感悟,却忽视揣摩作者是怎样用语言表达思想内容的。实际上,言语形式决定言语内容。不同的言语形式反映不同的言语内容,即使表达的具体事物相同,但包蕴的

3、情感意蕴也绝对不可能相同。如“这是我的书”与“这是书,我的书!”,虽然说的都是“我的书”,但后者显然充分强调了“书”与“我”的特殊关系,表达了“我”对“我的书”的强烈主观情感,前者则平淡客观得多。形式变了,表达的内容就一定会跟着变化。作者为什么在文中选择这样的表达形式,而不选择那样的表达形式,这正是我们所要探索的“语言秘密”,也是学生所应该触摸的“语言秘密”。因此,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借助文本中的言语形式,引领学生推敲不同的言语形式所带来的不同表达效果,思考作者这样写的原因,推开“语言秘密”之窗,使学生充分感受语言表达的魅力,真正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

4、一”。一、字词有讲究——借助字词的情感色彩,咀嚼语词运用的精准。字词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在言语作品中虽然看上去不很起眼,但却举足轻重。用这个词或者用那个词,往往表达出来的情韵会截然不同。自古以来,“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7“推敲”的故事让多少文人乐于其中,无法自拔。语文教材中大都是名家名作,一字一词非常值得教师停留驻足,咀嚼把玩。如果在教学中教师能够抓住关键的词语,让词语这个“关键点”成为文章情韵的“敲门砖”,往往能够使学生感受到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力和语词运用的精准。如王玲湘老师在《搭石》一课中关于“伏”字的教学:师:“伏”是什么意思?生:就是“弯”的意思

5、。师:这个“伏”字左右结构,(出示字理图)左边——生:一个人师:右边——生:一条犬师:在甲骨文时代,“犬”是人类崇拜的一种象征,弯得是那样恭敬,是那样心甘情愿啊,(展示“伏”字从甲骨文到篆书到楷书的字理变化过程)我们的祖先就这样造了“伏”字。师:现在我是那位老人,谁来做年轻人?请你做做“伏”的动作。(男生深深地弯下身子。)师:(手搭生的肩)真好!这样,老人就能轻而易举地趴在你的背上,舒舒服服、安安全全地过小溪了。师:(扶起年轻人)到了对岸,你需要老人向你道谢吗?生:不需要。因为我们家乡的人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师:多好的年轻人,(问另一位同学)老人没有向

6、年轻人千恩万谢,年轻人会生气吗?生:不会。因为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师:听了你们的回答,我就在想哪,当这位老人年轻的时候,他一定也曾经——生齐:伏下身子背其他的老人。师:因为——生: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师:当这位年轻人老了的时候,也一定会有——生:年轻人伏下身子背他。师:因为——生: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师:透过这个“伏”字,你看出了什么?生:年轻人对老人非常尊敬。7师:透过这一代又一代人的“理所当然”,你又看出了什么?生:家乡的人十分地谦让,十分地淳朴。师:那也就是说,这已经积淀成山村淳朴的乡风、民风,景美情更美啊!言语形式是一定意义的

7、载体,也是一定情感的载体。“伏”在文中看似平常,却绝不平常。虽然它可以换成“弯”、“蹲”,甚至去掉“伏下身子”句子也是通顺的。但是,作者积淀在内心深处的对于家乡淳朴民风的热情讴歌就蕴藏在这不起眼的“伏”字上,它是富含精神和意味的文眼。王玲湘老师独具慧眼,紧紧抓住了这个“伏”字,从它的字理构造说起,初步感受这个字蕴含着的“恭敬”和“心甘情愿”;再创设情境,引领学生随着“伏”字走进家乡人的内心;最后拓展意境,通过感受一代代人“伏”中的“理所当然”,使学生心中自然而然地涌起对家乡淳朴民风的赞叹咏唱。整个教学过程,正是通过对“伏”字的咀嚼涵泳,使学生品出了这个词所

8、渗透出的情韵。虽然,即使不对“伏”字这样“兴师动众”,学生也能粗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