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洪市医疗急救服务体系建设方案

景洪市医疗急救服务体系建设方案

ID:12332240

大小:2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6

景洪市医疗急救服务体系建设方案_第1页
景洪市医疗急救服务体系建设方案_第2页
景洪市医疗急救服务体系建设方案_第3页
景洪市医疗急救服务体系建设方案_第4页
景洪市医疗急救服务体系建设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景洪市医疗急救服务体系建设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景洪市医疗急救服务体系建设方案  医疗急救工作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危,事关改革开放大局稳定,事关社会繁荣和经济发展。为进一步加快我市急救事业发展,规范医疗急救行为,提高紧急医疗救援能力和水平,保障和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为指导,以社会效益为第一准则,充分发挥现有急救资源效益,围绕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医疗急救事业发展机制,加快医疗急救网络建设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  二、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科

2、学规划,分级负责,就近出诊;统一指挥,协同配合;合理分流,尊重病人意愿;依法管理,规范建设,确保急救质量。  三、工作目标  建立健全科学顺畅、运转协调、功能完善、优质高效的医疗急救服务体系,实现应急反应网络化、指挥调度程序化、救治队伍专业化、器械装备现代化、技术操作规范化、院内救治系统化,达到反应迅速、上下联动、覆盖城乡、工作高效的目标。  四、医疗急救服务体系内容-7-景洪市医疗急救服务体系建设方案  医疗急救工作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危,事关改革开放大局稳定,事关社会繁荣和经济发展。为进一步加快我市急救事业发展,规范医疗急救行为,提高紧急医疗救援能力和水平

3、,保障和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为指导,以社会效益为第一准则,充分发挥现有急救资源效益,围绕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医疗急救事业发展机制,加快医疗急救网络建设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  二、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科学规划,分级负责,就近出诊;统一指挥,协同配合;合理分流,尊重病人意愿;依法管理,规范建设,确保急救质量。  三、工作目标  建立健全科学顺畅、运转协调、功能完善、优质高效的医疗急救服务体系,实现应急反应网络化、指

4、挥调度程序化、救治队伍专业化、器械装备现代化、技术操作规范化、院内救治系统化,达到反应迅速、上下联动、覆盖城乡、工作高效的目标。  四、医疗急救服务体系内容-7-  景洪市医疗急救服务体系由日常急救网络、突发事件应急救治网络和保障支持网络三部分构成。  (一)日常急救网络  由急救指挥系统、院前急救机构、急救队伍和工作机制组成。  1、急救指挥系统是指市“2121999”急救指挥中心。“2121999”急救指挥中心受市卫生局委托,按照“统一指挥调度,划区就近出诊,合理分流转运,保证急救质量”的原则,负责开展对辖区急救资源的指挥调度工作。主要职能是:直接接受应急救助电话;按照救急、就近

5、、自愿的原则,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全市辖区内急症病患者的医疗紧急救护;协助市卫生局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的指挥调度、急救卫生技术人员的培训;开展急救医学科研。  2、院前急救机构是指急救中心、急救站,急救中心、急救站承担全市的院前急救任务。急救中心设置在市人民医院,急救站设置在各乡镇卫生院,其他各医疗机构(包括村卫生室)设立急救报警点(急救报警点标准另行制定),实现急救网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急救中心、各急救站按照区域布设特点,就近出诊,负责开展院前急救和院内急诊工作。市医院设立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EICU应独立设置,建筑布局、工作流程合理,床位≥2张,每床使用

6、面积≥-7-9.5平方米,配备相应的抢救设施和物品,并确保人员相对固定,形成区域范围内的技术急救中心。  3、急救队伍由从事日常急救工作的医生、护士、救护车司机等组成。医疗急救人员实行岗位准入制度,从事医疗急救工作的人员必须参加专业岗位培训,熟练掌握医疗急救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急救调度人员应掌握医疗急救调度相关专业知识;驾驶员等应接受基础急救技能培训,以协助急救医师开展现场医疗急救的辅助工作。  4、工作机制由急诊急救工作管理制度、急救绿色通道、急救站验收与管理、急诊科规范化建设、急救质量控制、急救信息分析等组成。急诊急救工作管理制度包括:急救管理制度、急救工作制度、抢救室工作制度、

7、重症监护室工作制度、急诊观察室工作制度、消毒隔离制度、院前急救管理制度、院内急诊接诊会诊制度、救护车管理制度、重大突发事件报告和处理制度以及急危重症病人救治应急预案等。  急救绿色通道是指医疗机构应建立针对多发伤、急性心梗、急性脑血管病、急腹症等危重病人的快速抢救通道,急救绿色通道以急诊科为前沿,早期正确处理、高效快速转运,以创伤、介入、心内、妇产等专科为依托,为病人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治服务。  急救质量控制要建立健全急救质控工作组织结构,确立急救工作标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