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331614
大小:26.0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16
《阎良农业基本情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阎良农业基本情况 阎良区现有耕地面积24.2万余亩,总人口2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6.2万人,2008年全区农业总产值14.37亿元,多种经营产值12.9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939元,连续五年净增额居全市第一。全区已初步形成了以“瓜、菜、畜、果”为主的四大农业主导产业,打造了中国厚皮甜瓜之乡和国家级无公害蔬菜基地。2009年我区种植甜瓜5.5万亩,蔬菜面积5.8万亩,以相枣和酥梨为主的经济林面积2.38万亩,奶牛存栏1.6万头,生猪存栏5.2万头,奶山羊存栏4.9万只。2008年粮食总9.8万
2、吨,瓜菜总产57.94万吨,果品产量4.29万吨,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3446吨、4191吨、5.77万吨。 二、瓜菜产销情况 1、甜瓜 自1998年种植以来,按照规模化生产、科学化管理、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思路,甜瓜面积逐年扩大。2009年甜瓜种植面积5.5万亩,预计产量16万吨。并带动周边地区种植3万多亩,形成了以阎良为核心的8万余亩甜瓜生产基地。甜瓜主要品种有早蜜系列、冠秦系列及玉金香系列。甜瓜具有口感好、营养高、皮厚耐运输等特点。平均单果重500~700克,含糖量16~17%。甜瓜种植
3、主要采用早春弓棚四膜覆盖生产模式和无公害生产技术。元月份育苗,2月中旬至3月初栽植,5月上旬大量上市,平均每亩收入5000元左右。近年来通过宣传推介,产品已销往郑州、武汉、上海等全国20余个省市,部分产品还远销俄罗斯和朝鲜。2003年以来先后注册了“馥康”牌、“蜜霸”牌、“西蜜”牌三个甜瓜商标,2005年陕西省农业厅认定我区无公害甜瓜面积3.5万亩,2006年“馥康”牌甜瓜被农业部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并被评为全国十佳农产品品牌。 2、蔬菜 阎良蔬菜种植历史悠久,早春无公害蔬菜已形成一大特色。2
4、009年早春蔬菜面积5.8万亩,预计产量18万吨,全部采用弓棚栽培、无公害生产管理、科学配方施肥等技术。主要品种有西葫芦、茄子、辣椒、甘兰、黄瓜、菜花等。目前,经国家农业部和陕西省农业厅认定的无公害蔬菜基地3.69万亩,国家农业部认证无公害蔬菜品种12个。蔬菜集中上市时间4月初~6月底,平均每亩收入5200元左右。由于蔬菜上市时间早、品质好,畅销甘肃、宁夏、内蒙等十多个省市。 三、畜牧业发展情况 全区奶牛存栏1.6万头,发展存栏50头以上的养殖小区 25个,总存栏3270头,现有管道式机械化挤
5、奶站38个;生猪存栏5.2万头,年出栏300头以上的养殖场18个,能繁母猪存栏3198头;奶山羊存栏4.9万只,现全区已发展奶山羊养殖专业村3个,户养10只以上的农户达70户;全区家禽存栏31.93万只,存栏5000只以上的养鸡场8户,存栏6.56万羽。区内现有乳品加工企业3家(佰跃乳业、秦龙公司、康桥乳业),年加工鲜奶4.6万吨,年产值1.5亿元。 四、一村一品建设情况 我区围绕四大主导产业,申报一村一品省级示范村10个,其中甜瓜示范村2个(代家村、康桥村),蔬菜示范村2个(官路村、杨居村),
6、果业示范村3个(东丁村、沟王村、李桥村),奶畜示范村2个(三合村、南冯村)、小麦良繁示范村1个(东孙村)。在示范村建设中,我区坚持规划先行,组织技术干部深入村组,帮助示范村做好调研和规划工作。落实驻村指导员制度,为每个示范村配备一名技术干部,做好技术服务、宣传发动工作。建立完善了结对帮扶方案,组织区级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与示范村建设。动员广大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农技推广和技术服务,做到人员到户,科技成果到田,技术要领到人,特色产品质量大幅提升。 五、主要做法 1、坚持政策扶持推
7、动。一是结合农业综合开发和产业结构调整项目,完善基地路、井、渠、电等基础设施。二是对群众投资的生产设施给予补助。水泥骨架棚、钢架棚每亩补助1000-2000元,日光温室每栋补助5000元,钢架育苗温室每米补助100元。 2、坚持科技示范带动。通过建立瓜菜示范园,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益,指导群众不断提高科学作物水平。近年来先后建设瓜菜示范园10个,建设畜牧养殖园区25个。 3、坚持优质服务促动。常年组织农业技术干部和农民专家进村入户,依托西农大技术优势,建立瓜菜试验示范站,促进瓜菜产业健
8、康发展。定期制作《阎良农业》节目,通过电子农务、农信通等现代技术手段为农民提供技术、信息服务。 4、坚持专业合作组织驱动。通过政策扶持,组建农民专业协会,培育农产品经纪人,加强经纪人管理,加大瓜菜外出推介力度,解决群众瓜菜销售问题。目前全区已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组织60个。耀州区产业规划布局1、粮食小麦以前塬灌区和后塬旱原区为重点,面积稳定在24万亩,以科学成果转化为重点,优化品种结构,推行标准化生产技术和管理,积极发展强筋、中强筋小麦规模化种植,建立10万亩优质强筋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