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郭勒盟多伦县自然概况

锡林郭勒盟多伦县自然概况

ID:12330768

大小:40.0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16

锡林郭勒盟多伦县自然概况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锡林郭勒盟多伦县自然概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锡林郭勒盟多伦县自然概况多伦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锡林郭勒盟东南端,阴山北麓,小兴安岭余脉,燕山山脉末端,东经115°51′~116°54′,北纬41°46′~42°36′。多伦县是内蒙古自治区距北京最近的旗县,公路里程359公里,直线距离180公里。至2005年底总人口94541人,共28857户,农业人口占总人口64.95%,由蒙古、汉、回、满、朝鲜、达斡尔、藏7个民族组成。全县总面积3871平方公里。县人民政府驻多伦淖尔镇,邮编:027300。代码:152531。区号:0479。拼音:Du

2、olunXian。  【行政区划】多伦县辖2个镇、2个乡:多伦淖尔镇、大北沟镇、大河口乡、蔡木山乡。64个行政村,7个城镇居民委员会。【历史沿革】多伦县史称“多伦淖尔”(蒙古语,汉意七星潭、七湖、七溪等),既是旅蒙商贾聚集的“漠南商埠”,又是兵家必争的军事重镇。行政建制始于清代,曾为口北三厅之一,称多伦诺尔宣抚理事厅。1690年康熙帝北征得胜,翌年曾在多伦与内蒙古48家王爷和外蒙古部落首领会盟,先后建“汇宗”、“善因”两大喇嘛教寺院,委派喇嘛教四大宗教领袖之一的章嘉呼图克图(活佛)住寺“俾掌黄教”

3、,工商业号达4000家,人口逾18万,从而使多伦诺尔成为漠南藏传佛教中心和旅蒙商业贸易集散地。1933年7月,吉鸿昌将军率抗日同盟军收复被日军占领的多伦县城。1948年4月23日多伦县解放。1958年10月隶属锡林郭勒盟。  2000年,多伦县辖1个镇、10个乡:城关镇、十五号乡、大北沟乡、西干沟乡、耗来沟乡、黑山嘴乡、三道沟乡、大仓乡、大河口乡、上都河乡、蔡木山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7总人口102879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城关镇30461十五号乡9127大北沟乡9882西干沟乡71

4、75耗来沟乡6409黑山咀乡7243三道沟乡4718大仓乡5882大河口乡8028上都河乡9099蔡木山乡1683一家河牧场虚拟乡3172。 【地形地貌】  地处阴山山地北坡,内蒙古波状高原南缘,地形为四周高、中间低,南部高、北部低,由西南向东北、再转向东南的半环形盆地。海拔1 150-1 800米。地处低山丘陵区。低山面积851.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1.97%,丘陵面积169平方公里,占4.34%;河谷洼地面积l 223.8平方公里,占31.45%,山前倾斜平原和高平台面积810.9平方公里

5、,占20.84%,堆积类型沙丘面积836.7平方公里,占21.5%。山丘均属阴山和大兴安岭余脉,东以东红花山、西红花山、苏家大山较高,海拔1 420-1 670米,东南以东大山、卡伦后沟山、大桃山较高,海拔1 500-1 600米,南以八里高山、胡莱沟山较高,海拔1 500-1 600米;西南以牛心山、龙爪山、水泉沟东山较高,海拔1 650-1 794米,西以高老五大山、西大山较高,海拔l 600米以上;西北以砧子山、核桃坝较高,海拔高度1 450-1 590米;北以长仙敖包、杨树背山较高,海拔高

6、度1 365-1 430米;东北以蔡木山、小迎峰山较高,海拔高度在1 500米以上。【气候资源】 气候属于我国东部季风区,中温带,半干旱向半湿润过渡地带,大陆性气候显著。主要气候特点是:冬季严寒而漫长,春季干旱多大风,夏季不热多雷阵雨,秋凉霜雪早,光照充足,水热同季。光能本县年日照时数3109.9小时,作物生长期内每月日照时数在263~309.8小时之间,对作物和牧草生长有利,冬季每月日照时数216.6~233.4小时之间。对牲畜越冬有一定好处。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期间年日照时数1057.3小时

7、。太阳总辐射量为140.64千卡/厘米27。日平均气温稳定≥10℃期间太阳辐射能为57.34千卡/厘米2。生理辐射量为28.1千卡/厘米²,作物生长期各月太阳辐射量在12.21—17.64千卡/厘米2之间。热量年平均气温1.6℃,(1990年为3℃),1月平均气温-18.3℃,极端最低气温-39.8℃(1954年12月29日);7月平均气温18.7℃,极端最高气温35.4℃(1955年7月23日),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的持续时间162.2天。无霜期平均为100天。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O℃的持续时间

8、198.9天。降水夏季雨量集中,水热同季;且由东南向西北递增。年平均降水量385.5毫米。作物生长期5—8月降水量288.5毫米,占全年总量的74.8%。80%年、季、月降水量保证率较高,旬降水保证率除7月和8月外,其它月都较低,不能满足农业稳定发展的需求,本县年降水变率为14.8%,春季为31.5%,夏季为43.7%由于春秋两季降水变率大,所以我是秋(干)涝较严重,伏旱时有发生。1973年降水最多达512毫米,1980年降水最少为257.2毫米。日最大降水量109.9毫米(19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