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一(人教版)课本“活动”参考答案

地理必修一(人教版)课本“活动”参考答案

ID:1233034

大小:3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1-09

地理必修一(人教版)课本“活动”参考答案_第1页
地理必修一(人教版)课本“活动”参考答案_第2页
地理必修一(人教版)课本“活动”参考答案_第3页
地理必修一(人教版)课本“活动”参考答案_第4页
地理必修一(人教版)课本“活动”参考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理必修一(人教版)课本“活动”参考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地理必修一(人教版)课本“活动”参考答案第一章  行星地球第一节活动(P4)1.(1)相同,都是自西向东。  (2)不大,几乎在一个平面上。  (3)相同,都接近正圆。  (4)地球在公转运动特征方面,与其他几大行星相比没有特殊的地方。2.(1)类地行星体积河质量比较小,如水星的体积约为地球体积的5.62%,质量是地球质量的5%,巨行星体积和质量都很大,如木星的体积约为地球体积的1316倍,质量是地球质量的318倍;远日行星中天王星、海王星的质量和体积都比较大,冥王星的质量和体积都是最小的。  (2)与其他行星相比

2、,地球的质量和体积并不是最大的,也不是最小的。第二节活动(P9)    (1)    太阳辐射量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2)    热带雨林的生物量多,亚寒带森林的生物量少。    (3)    问题(1)的结论与问题(2)的结论由相关性。这是因为低纬度地区太阳辐射量大,所以热带雨林植物生长旺盛,生物量多。中高纬度地区太阳辐射量相对较小,植物生长比较缓慢,生物量相对较少。由此可以看出,太阳辐射量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植物的生长情况,植被的生长情况又是对不同地理环境的反映。    (4)    和(5)略

3、活动P12    (1)    分析周年降水量平均超额量曲线,至少可以看出:第一,周年降水量平均超额量是在不断变化的;第二,这种变化呈现波状起伏的形态,但是变化幅度在不同纬度不完全相同,同一个纬度在不同的年代也不尽相同;第三,周年降水量平均超额量大约有11年的变化周期。    (2)    分析太阳黑子相对数曲线,至少可以看出:第一,太阳黑子相对数是在不断变化的;第二,这种变化呈现波状起伏的形态,太阳黑子有极大值和极小值,极大值和极小值之间的变幅相差不大,第三,太阳黑子相对数有大约11年的变化周期。    (3) 

4、   把两条曲线叠加在一起,可以看出两者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但是在不同纬度和地点,它们分别呈现正相关或负相关。第三节活动P15    2、归纳和比较地球自转与公转的规律,可以采用类似本节内容点析中列表的方法,还可以在教师引导下,将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采用探究学习的方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收集信息、验证假设,并与同学交流体会。例如,列表的方法:  运动形式 旋转中心方向周期速度角速度线速度地球自转    地轴自西向东1个恒星日(23h56min4s)    除南北两极外,任何地点的角速度都一样,大约为15°/h因

5、各地纬度不同而有差异,赤道处最快,达1670km/h,南北极点无线速度地球公转/太阳    自西向东    1个恒星年(365d6h9min10s平均角速度1°/d。但由于太阳略偏离地球公转轨道的中心,因此,在近日点时速度较大,大约61’/d;在远日点时速度较慢,大约57’/d3平均线速度30km/s。在近日点时较快,约为30.3km/s;在远日点时较慢,约为29.3km/s  (1)恒星被看作时固定不动的。照片上的恒星会出现圆弧状轨迹,这实际上时由于地球自转,照相机也跟随地球运动,其结果时恒星看似运动起来了。(2

6、)地球公转运动时,远日点速度慢,所以从春分日到秋分日期间(北半球夏半年)日数要多一些。同样道理,近日点速度快,所以从秋分日到次年的春分日期间(北半球冬半年)日数要少一些。活动(P18)1、(1)略(2)东12区的时间最早,西12区的时间最迟,这是因为人们规定日界线以西的东12区是地球上最早见到太阳的地方,所以时间最早。而日界线以东的西12区是地球上最迟见到太阳的地方,所以时间也最迟。(3)自东12区向东进入西12区,日期应减少一天。自西12区向西进入东12区,日期要增加一天。春分3月21日夏至6月22日冬至12月2

7、2日秋分9月23日活动(P20第四节  :(P24)1、  说明了物质状态可能发生了变化。地幔物质状态是固态,地核物质状态可能是液态。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活动(P31)1.大气对地面的长波辐射几乎全部吸收,同时又以大气逆辐射的方式还给地面,对地面起了极为重要的保温作用。地球表面及大气层里保存着的这部分热量,成为在地理环境里发生许多自然现象及其过程的能量源泉。2.有大气的地球,白天一部分太阳辐射在穿过大气层时被大气反射、散射和吸收,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不能全部到达地面,使地面温度不致上升太高。夜间大部分地面辐射

8、被近地面大气吸收,然后以辐射和对流的方式层层上传,使地面放出的热量绝大部分保留在大气中,散失到宇宙空间的热量很少。更重要的是大气在增温的同时,又以大气逆辐射的方式,把热量还给地面,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热量的损失,使地表夜间的降温速度减慢。正是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使得地表温度变化比较缓和。没有大气的月球,白天太阳辐射全部到达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