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319154
大小:3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6
《《应对气候变化林业行动计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1月6日,国家林业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应对气候变化林业行动计划》。为贯彻落实《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赋予林业的任务,《林业行动计划》确定了5项基本原则、3个阶段性目标,实施22项主要行动,指导各级林业部门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工作。 《林业行动计划》规定的5项基本原则是:坚持林业发展目标和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相结合,坚持扩大森林面积和提高森林质量相结合,坚持增加碳汇和控制排放相结合,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坚持减缓与适应相结合。3个阶段性目标是:到2010年,年均造林育林面积400万公顷以
2、上,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0%,森林蓄积量达到132亿立方米,全国森林碳汇能力得到较大增长;到2020年,年均造林育林面积500万公顷以上,全国森林覆盖率增加到23%,森林蓄积量达到140亿立方米,森林碳汇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到2050年,比2020年净增森林面积470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26%以上,森林碳汇能力保持相对稳定。 《林业行动计划》规定实施的22项主要行动,包括林业减缓气候变化的15项行动和林业适应气候变化的7项行动。 林业减缓气候变化的15项行动是:大力推进全民义务植树,
3、实施重点工程造林,加快珍贵树种用材林培育,实施能源林培育和加工利用一体化项目,实施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扩大封山育林面积,加强森林资源采伐管理,加强林地征占用管理,提高林业执法能力,提高森林火灾防控能力,提高森林病虫鼠兔危害的防控能力,合理开发和利用生物质材料,加强木材高效循环利用,开展重要湿地的抢救性保护与恢复,开展农牧渔业可持续利用示范。 林业适应气候变化的7项行动是:提高人工林生态系统的适应性,建立典型森林物种自然保护区,加大重点物种保护力度,提高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预警能力,加强荒漠化地区的植被
4、保护,加强湿地保护的基础工作,建立和完善湿地自然保护区网络。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问题,2007年6月发布实施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把林业纳入我国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2009年6月召开的中央林业工作会议指出,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林业具有特殊地位,强调“应对气候变化,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战略选择”。胡锦涛主席2007年9月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宣布,2010年我国森林覆盖率将提高到20%,并倡议建立“亚太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网络”。2009年9月,胡锦涛主席在
5、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又提出大力增加森林资源,增加森林碳汇,争取到2020年我国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增加13亿立方米。 按照《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要求,国家林业局从2007年7月开始,组织专门力量,用两年多时间,研究编制了《林业行动计划》。《林业产业振兴规划》解读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和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精神,按照中央林业工作会议要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确保林业产
6、业的平稳健康发展,经国务院批准同意,国家林业局组织制定了《林业产业振兴规划(2010~2012年)》,并联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颁发(《规划》全文见中国林业新闻网)。 一、规划编制背景 首次中央林业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首先加快林业发展。林业产业是现代林业三大体系之一,是符合循环经济理论发展的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促进农民就业、带动农民增收、繁荣农村经济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和十分特殊的作用。发展林业产业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
7、必然要求,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现实需要。林业产业的科学发展是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生态体系是发达的产业体系的基础和前提,发达的产业体系既为建立完善的生态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提供重要的支撑和保障,又能通过提供丰富的物质产品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不断增强自身实力、聚集再发展能力的必然途径。 近年来,我国林业产业发展速度很快,已成为世界林产品生产、加工、消费和进出口大国,2008年林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719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特别是以人造板、木地板和家具等为主的木材
8、加工业产品,出口增长较快,几乎占欧美国家同类产品市场的半壁江山。这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对我国林业产业特别是木材加工工业冲击是巨大的。造成这种情况的直接原因是,欧美等发达国家经济体受金融危机影响,其建筑和房地产市场严重萎缩,从而导致我国林产品出口的不断下滑。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我国林业产业还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是生产力布局严重不合理,原料培育与加工业扩张脱节、企业生产规模参差不齐、科技含量低、经营机制和政策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