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309209
大小:908.00 KB
页数:121页
时间:2018-07-16
《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总体规划 - 安徽旅游政务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安徽省皖江城市带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1-2030)北京同和时代旅游规划设计院2011年5月120目录第一章规划总论6一、规划目的6二、规划范围6三、规划期限6四、规划依据6(一)相关法规6(二)相关规范7(三)相关规划7五、规划原则7(一)前瞻性原则7(二)统筹性原则7(三)主题化原则8(四)市场性原则8第二章基础分析9一、旅游资源分析9(一)旅游资源分类9(二)旅游资源分类与丰度14(三)旅游资源评价15二、旅游发展评价16(一)发展现状16(二)产业发展评价17三、分析结论18(一)加强区域联动18(二)重视外需,深挖内需19(三)加快新型业态建设19(四)产品
2、复合化发展19第三章发展战略20一、皖江城市带旅游发展面临的新形势20(一)旅游业成为战略性的支柱产业20(二)区域发展转型升级20(三)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对旅游提出新要求21(四)交通格局变化21(五)文化成为发展的硬实力22(六)外需是皖江城市带发展的重要力量22(七)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深入发展22二、发展思路23(一)依托城市,特色发展23(二)产业互动,融合发展23(三)创新利用,保护发展23(四)承接外需,一体发展23三、发展战略24120(一)区域一体化战略24(二)主题精品化战略24(三)产业聚集化战略24(四)产品创新化战略25(五)产业园区的旅游景区化
3、战略25第四章目标、布局与产品体系26一、发展目标26(一)总体目标26(二)目标体系26二、空间布局27(一)一轴——皖江黄金水道27(二)两区28(三)四带31三、旅游产品体系32(一)重点观光旅游区32(二)重点旅游度假区32(三)特种旅游区33(四)重点主题生态文化园33(五)重点文化旅游聚集区33(六)重点主题文化城市34(七)重点文化主题城镇34(八)重点商贸旅游城市34(九)重点夜景游览区34(十)重点养生产品34(十一)重点休闲运动35(十二)重点特色餐饮35(十三)重点旅游购物35(十四)重点主题酒店36(十五)重点文化娱乐36(十六)重点旅游活动(节
4、庆)37(十七)重点影视题材38(十八)重点合作产品38(十九)重点古文明再现38(二十)重点新文化构建38(二十一)重点新遗产创造39四、各市旅游产品整合39(一)安庆市旅游产品整合39(二)池州市旅游产品整合40(三)铜陵市旅游产品整合42(四)芜湖市旅游产品整合43(五)马鞍山市旅游产品整合45五、精品线路和十二五对应46(一)大区域线路46(二)区域内线路47120(三)各市旅游线路47第五章城市与项目49一、安庆市49(一)基本概况49(二)主要资源概况49(三)总体定位49(四)总体布局49(五)片区重点50二、池州市54(一)基本概况54(二)主要资源概况
5、54(三)总体定位55(四)总体布局55(五)片区重点55三、铜陵市61(一)基本概况61(二)主要资源概况61(三)总体定位61(四)总体布局62(五)片区重点62四、芜湖市65(一)基本概况65(二)主要资源概况65(三)总体定位66(四)总体布局66(五)片区重点67五、马鞍山市71(一)基本概况71(二)主要资源概况71(三)总体定位71(四)总体布局72(五)片区重点72第六章市场营销77一、市场总体情况77二、旅游市场特征77(一)入境旅游市场77(二)国内旅游市场78三、市场定位78(一)入境市场定位78(二)国内市场定位78四、形象与定位79(一)总体口
6、号79(二)各市旅游形象表述79五、营销方案79120(一)媒介运用79(二)销售渠道 81(三)国际市场营销81(四)国内市场营销82六、重大营销活动83第七章服务体系84一、综合交通服务84(一)现状84(二)规划85二、旅游集散体系86(一)旅游集散体系86(二)旅游集散中心87三、自驾车服务体系87四、自行车服务体系88五、游船服务体系88(一)长江休闲旅游带89(二)秋浦河休闲旅游带89(三)青弋江休闲旅游带89六、旅游住宿89(一)现状89(二)需求预测89(三)发展措施90七、旅游餐饮90(一)现状90(二)发展规划91八、旅游购物91(一)现状92(二)
7、发展规划92九、文化娱乐95(一)现状95(二)发展规划96十、旅行社98(一)现状98(二)需求预测99(三)发展措施99第八章可持续发展100一、皖江城市带环境现状100(一)水环境100(二)大气环境100(三)声环境100(四)生态环境101二、环境保护101(一)大气环境保护101(二)水环境保护101120(三)噪声污染防治102(四)废弃物处理103三、文化遗产保护103(一)物质文化遗产保护103(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105四、建设两型旅游目的地107(一)构建绿色旅游体系108(二)社会环境的创造109五、建立环境灾害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