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与抗灾减灾问题

灾害与抗灾减灾问题

ID:12308669

大小:508.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16

灾害与抗灾减灾问题_第1页
灾害与抗灾减灾问题_第2页
灾害与抗灾减灾问题_第3页
灾害与抗灾减灾问题_第4页
灾害与抗灾减灾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灾害与抗灾减灾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考资源网(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2010历史热点最后整理:灾害与抗灾减灾问题【热点材料】2009年12月7日——19日,经过马拉松式的艰难谈判,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历经13天的艰难谈判于当地时间12月19日在达成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后闭幕。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下午发生了里氏7.3级大地震,在受到地震影响的地区,几乎所有的基础设施都被毁于一旦。去年秋季至今,中国西南部分地区遭遇几十年一遇的严重干旱,西南部分地区如云南中部和北部、贵州西部和南部、四川南部、广西西北部等地存在重度气象干旱。此次气象干

2、旱具有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灾害影响重,南方受旱重于北方,受旱区域非常集中等特点。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当地的教育、卫生、电力、通讯、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也受到严重破坏。【知识链接】(一)2010年高考可能的命题角度:1.用生态史观解读古今中外气候变化,从人与自然互动的角度来看待人类社会发展历程;2.用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解读古今中外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3.站在整体史的高度,思考当前人类面临的生存环境问题,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价值观。(二

3、)知识梳理:中国古代和近现代史范围:1、道家、儒家思想中有关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古代的自然生态保护意识,如孔子和孟子共同的主张——重视百姓疾苦;中国历史上保护人民利益或以民为本,施行仁政的历史事实。2.中国历史上的抗灾减灾(1)先秦时期具有防灾减灾作用的水利工程西门豹渠也称“引漳十二渠”,中国最早的多首制灌溉工程,战国初期由西门豹在魏国邺地(今河北临漳县西)主持兴建,引漳水灌溉邺田(今河北临漳县一带),以改良盐碱地,发展生产。(2)秦汉时期的地震与地震方位观测东汉地动仪,又称候风地动仪,是汉代科学家张衡的又一传世杰作。在张衡

4、所处的东汉时代,地震比较频繁,据《后汉书•五行志》记载,自和帝永元四年(公元92年)到安帝延光四年(公元125年)的三十多年间,共发生了二十六次大的地震。地震区有时大到几十个郡,引起地裂山崩、江河泛滥、房屋倒塌,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张衡对地震有不少亲身体验。为了掌握全国地震动态,他经过长年研究,终于在汉顺帝阳嘉元年(公元132年)发明了候风地动仪——世界上第一台遥测地震方向的仪器,比欧洲人制作的同类仪器早1700多年。(3)明清的救荒实践与救荒思想明代由国外引进的高产农作物新品种玉米和甘薯,在清代不断推广种植,使不适宜生长稻麦的贫

5、瘠土地得到利用,粮食总产量大幅度增加,这对于缓解人地矛盾,养活众多人口,腾出更多土地种植经济作物,促进农业生产商品化,有重要意义。徐光启大力推广甘著种植,他的《农政全书》60卷,分12门,其中,“救荒”一门篇幅几乎占全书的三分之一,这表明作者关心民间疾苦,也说明当时灾荒的严重和政局的衰败。(4)半殖半封开始时期-10-www.ks5u.com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天朝田亩制度》的抗灾减灾措施(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资政

6、新篇》中的抗灾救灾措施(兴办保险事业和慈善机构等)。洋务运动时期汉阳铁厂的选址违背了规律,影响到了自然环境。(5)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下令炸开花园口大堤(国民党政府为阻拦日军的进攻而炸毁黄河大堤的事件,1938年6月6日,日军占领河南开封,直逼郑州,国民党军炸毁郑州花园口黄河堤,但未能阻止日军南下,却淹没豫、皖、苏44县,淹死89万人,造成大片的黄泛区)。抗日根据地困难局面与大生产运动(1941年,由于日本侵略军的疯狂进攻和“扫荡”,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使抗日根据地的财政经济发生了极为严重的困难。为了战胜困难,坚持抗

7、战,1942年底,党中央提出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号召解放区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解放区军民开展了南泥湾、槐树庄、大风川等地的屯田大生产运动。王震率领的三五九旅开赴南泥湾实行军垦屯田。经过3年奋战,在缺乏生产资金和生产工具的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把南泥湾变成了“陕北江南”,成为大生产运动的模范。)。(6)新中国抗灾减灾1959—1961年三年严重经济困难,导致困难的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1959、1960、1961年连续三年自然灾害(主要灾害是北方为主的持续特大旱灾和东部沿海省区的严重台风洪水灾害),二是苏联撕毁援华合同、撤走

8、专家、逼还债务,三是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运动中的“左”倾错误;中国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最终度过难关。长江流域葛洲坝、三峡等综合水利工程、黄河流域的调水调沙、“三北”防护林建设、防止土地沙漠化措施等,都可看成是抗灾减灾工程。面对1998年防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