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斯二级水电站工程工程地质分析报告

结斯二级水电站工程工程地质分析报告

ID:12307411

大小:8.80 M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16

结斯二级水电站工程工程地质分析报告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结斯二级水电站工程工程地质分析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3工程地质目录3工程地质13.1前言13.2区域地质与地震23.2.1区域地质概况23.2.2区域构造稳定性113.3水库区工程地质条件123.3.1水库区(调整前)基本地质条件123.3.2水库区(调整前)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评价133.3.3水库区(调整后)基本地质条件153.3.4水库区(调整后)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评价163.3.5水库比较173.4闸址区工程地质条件比较与选择183.4.1调整前闸址基本地质条件183.4.2调整后闸址基本地质条件233.4.3岩(土)体工程地质特性及物理力学参数选取273.4.4闸址比较343.5推荐闸址(调整

2、后闸址)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363.5.1闸基承载力与变形问题363.5.2渗漏与渗透变形稳定363.5.3砂层液化问题373.5.4防冲及抗滑稳定问题373.5.5闸肩稳定问题373.6引水线路工程地质条件373.6.1引水线路(调整前)基本地质条件383.6.2引水隧洞(调整前)工程地质分段及评价423.6.3引水线路(调整后)基本地质条件453.6.4引水隧洞(调整后)工程地质分段及评价493.6.5隧洞围岩分类及力学参数建议值513.6.6引水线路比较543.7厂址区工程地质条件573.7.1厂址区基本地质条件573.7.2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及

3、物理力学参数选取583.7.3厂址区主要建筑物(调整前)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613.7.4厂址区主要建筑物(调整后)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623.7.5厂房主要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比较643.8天然建筑材料653.9结论673工程地质3.1前言结斯沟二级水电站位于四川省阿坝州小金县结斯乡境内,是结斯沟梯级开发推荐方案中的第二级(中间梯级,结斯沟共规划三级水电站),上游梯级为结斯沟第三级水电站,下游梯级为结斯沟第一级水电站。结斯沟为沃日河一级支流。结斯沟二级水电站坝址位于山脚沟沟口下游约160m处,厂址区位于双柏沟上游左岸Ⅰ级阶地上。坝址区距小金县城约41km

4、,厂址区距小金县城约30km。结斯沟口至小金县城有省级公路相通,从厂址和坝址到结斯沟口有乡村公路相通,交通条件较为便利。本工程开发任务主要为发电。《小金县结斯沟流域规划报告》和《结斯沟二级水电站工程初步设计(代可研)报告》已完成,并通过审查。由于原选定闸址(即报告中的调整前闸址)已形成移民新村,受业主委托,我公司开展了闸址调整工作,并选出新闸址(即报告中的调整后闸址),相应地对引水系统、厂房系统进行了调整和优化。调整后结斯二级水电站工程控制流域面积359.7km2,最大利用落差275.5m,坝址处多年平均流量7.13m3/s。坝前正常蓄水位3040m

5、,无调节性能。电站装机容量24MW。调整后结斯沟二级水电站采用低闸长引水式开发,枢纽工程永久性建筑物主要由溢流坝、引水系统和电站厂房等三部分组成。调整后坝址位于两河口(山脚沟汇入结斯沟点)下游约160m。引水线路沿结斯沟左岸布置,由取水口、无压引水隧洞等组成,长约9.881km。厂区枢纽主要由压力前池、压力管道、地面厂房等组成。我公司于2011年5月进场开展地勘工作,2011年7月提交本报告。本工程完成主要地勘、试验工作量见表3-1。3-70完成主要地勘、试验工作量总表表3-1项目工作内容单位工作量备注工程地质测绘平面区域地质复核km265001/1

6、0万库、坝区平面地质测绘1.01/1000引水线路带状平面地质测绘121/1000厂址区平面地质测绘0.51/1000天然建筑材料平面图地质测绘0.21/1000剖面闸址区km/条1.47/121/500厂址区0.9/61/500引水线路26.1/101/1000天然建材5.2/301/200勘探钻探m/孔125.55/5坑、槽探m31000试验钻孔水文地质试验段106岩石磨片分析组2水质简分析3岩石常规试验6地基物理力学全项3砂砾石料常规3砼骨料碱活性分析13.2区域地质与地震3.2.1区域地质概况3.2.1.1地形地貌3-70工程区位于川西高原东

7、部,邛崃山脉西缘,区内山高谷深,山峦重叠,地形崎岖险要,一般山峰高程4000~5000m,相对高差1000~2000m,属川西高山——高原过渡地带的侵蚀型高山峡谷地貌。区内最高峰——四姑娘山海拔高程6250m。主要山脉走向呈近南北向,总的地势是东高西低。结斯沟为沃日河一级支流,工程段河床高程2759~3056m,两岸高程3500~4300m,相对高差800~1500m,河谷形态以“V”型为主,平均比降26‰,属中高山区。区内地貌形态特征主要表现为构造剥蚀和侵蚀堆积地貌。(1)构造剥蚀地貌河谷两岸坡经长期的构造作用和风化剥蚀,局部发生破坏并向后退却,岸

8、坡变缓。基岩在地下水、地表水及自重等各种地质营力作用下,不断遭受剥蚀形成斜坡。(2)侵蚀堆积地貌区内河流侵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