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级生物上册单元总结.doc

八级生物上册单元总结.doc

ID:12302333

大小:54.0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16

八级生物上册单元总结.doc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八级生物上册单元总结.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八年级生物上册基本知识点总汇第五单元第一章:1.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水螅、水母、海葵、海蜇、珊瑚虫)2.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涡虫、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绦虫)3.线形动物: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蛔虫、蛲虫、钩虫、丝虫、线虫)4.环节动物:身体呈圆筒形,有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蚯蚓、沙蚕、蛭)5.软体动物: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河蚌、蜗牛、扇贝、文蛤、缢蛏、鲍鱼、乌贼)6.节肢动物: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

2、附肢都分节。(昆虫类、多足类、甲壳类、蛛形类)(蝗虫、蜈蚣、虾、蜘蛛)7.鱼类: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腮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青鱼、草鱼、鳙鱼、鲢鱼,中华鲟、海马、鲫鱼、鲳鱼、鲨鱼)8.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腮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青蛙、大鲵、蝾螈)9.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蜥蜴、龟、甲鱼、蛇、鳄)10.鸟类: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有气囊辅助肺呼吸。(鸽子、鸡、鸭、鹅、燕子、鹰)11.哺乳

3、动物: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人、鲸、海豚、海牛、蝙蝠、鸭嘴兽等。植食性动物盲肠发达。)第二章:1.运动系统组成:骨(杠杆)、关节(支点)和肌肉(动力)。2.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3.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运动所需要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4.先天性行为: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5.学习行为: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为学习行为。6.在动物的

4、学习过程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是不同的,与神经系统的发达程度有关,等级越高,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就越少。7.蚯蚓走迷宫的实验(学习行为),小袋鼠靠本能爬到妈妈育儿袋中(先天性行为),哺乳期或失去雏鸟的小鸟喂鱼(先天性行为),大山雀喝牛奶(学习行为),菜粉蝶幼虫幼虫食十字花科植物(先天性行为)8.社会行为:动物营群居生活,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的行为。(狒狒,蚂蚁,猴,象,鹿狼,蜜蜂,企鹅)9.根据个体大小、力量强弱、健康状况和凶猛程度的不同,排成等级次序。10.首领权利: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优先选择栖息场所,其他成员对它做出表

5、示顺从的姿态,对它的攻击不敢反击。义务:首领负责指挥整个社群的行为,并且与其他成员共同保卫这个群体。11.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12.动物的动作、声音、气味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通讯方式)13.用提取的或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做引诱剂,可以诱杀农业害虫。(靠触角上的嗅觉感受器感受气味)14.通讯:一个动物群体中的某个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这种现象叫做通讯。15.生物之间的信息交流是普遍存在的,由于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

6、存在,生物与环境才成为统一的整体。16.动物的学习行为有利于他们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动物等级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越复杂。17.蚂蚁的通讯方式之一是依靠气味,即利用了嗅觉,嗅觉感受器分布在触角上,此外,蚂蚁也会利用触角的触觉功能相互沟通。第三章:1.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作用,(2)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3)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2.物质循环:植物【生产者】,动物【消费者】,细菌真菌【分解者】,水和二氧化碳【无机物】。3.生态系统:在一定地域内,各种生物与环境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这个整体就叫生态系统。4.在自然生态

7、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5.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作生态平衡。6.生物防治,仿生学等动物的贡献。第四章1.菌落: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2.菌落特征(大小、形态、颜色)1)细菌:小,表面或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颜色较浅(白黄红)。2)真菌:小,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颜色呈红褐绿黑黄。3.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1)配置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2)高温灭菌3)接种4)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培养4.为什么要准备

8、两套有培养基的培养皿?对照作用5.细菌和真菌是生物圈中广泛的生物(无处不在,在寒冷的极地的热泉中也有他的踪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