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289124
大小:5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6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语文版八年级(下)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四川省自贡市第十一中学校周围一、(20分)1、用行楷字书写下面的诗句。(4分)蝉冀般轻轻滑落的槐树叶,细看时,还沾着些故国的泥土啊。2、选出给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2分)A、拭(shì)干嗫(liè)嚅B、唾(chuí)手叱(chì)骂C、蹂躏(nìng)褴(liǎn)褛D、汩(gǔ)汩蛊(gǔ)惑3、选出对下面的词语解释有错的一项。(2分)A、变卖典质:(把财产、衣物)出卖和典当出去。B、寄人篱下:比喻依靠别人过活。C、逝者如斯:逝世的人像这流水一样。D、骇人听闻:使人听了感到十分震惊。4、仿照画线的句子,续写一个句子
2、,与画线的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组句子。(2分)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颗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5、排列下面句子的顺序,使其与《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原文语句顺序完全相同。(2分)①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②用这个名词描写现代学术发展再适当也没有了。③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④“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⑤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答:。6、背诵默写。(4分)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采薇》)②,白发谁家
3、翁媪。(辛弃疾《清平乐·村居》)③,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渔家傲》)④风一更,雪一更,,故园无此声。(纳兰性德《长相思》)7、文学常识填空。(4分)①《钦差大臣》的作者果戈理是国作家。②《十五从军征》和《长歌行(青青园中葵)》都选自。③《岳阳楼记》的作者是。④《长相思(山一程,水—程)》的作者纳兰性德是代著名词人。二、(40分)(一)阅读《南京大屠杀》中的几段文字,完成8—12题。(15分)半个世纪过去了,浩浩长江依然奔腾向前,无止无息。在我两下江南的采访调查中,在我提起沉重的笔时,我悲愤的心依然一次又一次地战栗。限于篇幅,我的叙述难以表达历史
4、灾难之万一;而当年日本法西斯那难以计数的令人发指的兽行,又绝非笔墨所能形容!半个世纪过去了,美丽壮阔的南京城已难寻觅旧时容颜,可先辈们痛苦的哀号将永远在我灵魂深处回荡。在纪念抗日战争50周年前夕撰写这篇文章,我又感到欣慰——今日之中国,已非任人宰割的羔羊;作为80年代的青年军人,我又感到自豪——在我们钢铁长城和火热的胸膛前面,绝不允许历史悲剧重演!245ed149506680cfbb775030c4691735.doc(共8页)·7··8·作为历史的回顾,我们不能只有四大发明、古国文化、开元盛世、丝路花雨,也应该有南京大屠杀。我不想也没有必要发更多的议论,
5、我只希望像我一样年轻的战友、年轻的同胞,记住这惨绝人寰的灾难,记住这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它会让我们更加明确今后的路该怎么走。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3分)①令人发指:②寻觅:③惨绝人寰:9、选文第一自然段是借记叙抒情,下面理解正确的是哪一项?()(2分)A、尽管半个世纪过去了,长江依然奔腾向前。B、尽管长江依然奔腾向前,灾难毕竟已远离我们。C、尽管时间流逝,但国耻永不能忘。D、半个世纪过去了,长江并没有因灾难而停止奔腾。10、下面是对第二——第五自然段段意的概括,请判断其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2分)①第二段:揭露日本法西斯难以计数的令人
6、发指的罪行。()②第三段:抒发为祖国强盛而倍感欣慰、自豪的感情。()③第四段:强调作为历史的回顾,既要看到远古史,也要看到近代史。()④第五段:对第四自然段进行阐释,并点题。()11、第三自然段中有两个“——”号,其作用是什么?选出正确的一项。()(2分)A、表示行文中的解释说明B、表示话题的突然转变C、表示声音的延长D、表示事项列举分承的各项12、“不能只有四大发明、古国文化、开元盛世、丝路花雨,也应该有南京大屠杀。”作者这样写有什么意义?为什么要把四大发明与南京大屠杀放在一起?(4分)答:(二)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13—17题。(15分)①人性中有许
7、多不可解释之处,执着正是一点。②晚餐时偶然吃了一点马兰豆,这一夜就做了无数的梦。那深凝的翠色,特别是那略带苦涩的清香,一直逗留在味觉和嗅觉的尖端。——那是一种青草的香气,一种野花的香气,它曾经融化在我存在的一部分,只要一接触,就像看见童年的伴侣,一切都极其熟悉,它使我想起绿遍天涯的田园风景,在垄上剪取野菜的村姑的歌声。③为什么呢?——其实我对于这野菜也未尝有特别的好感。说来不免哑然,我们虽然在都市里混了好多年,早混成道地的城里人了,但来自乡间者,依然不能忘情于乡间的泥土地。这样的遐想,也不过是一点对于乡土的执着而已。人们离故乡越远,精神的距离反而越近;正如
8、置身海外,或者周旋于异族者之间,一个平时忽略的观念就会特别清晰,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