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287176
大小:883.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16
《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报告院(系):专业年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2012年5月目录1地貌特征1.1龙宫的地理位置1.2喀斯特地貌的形成1.2.1喀斯特地貌的作用1.2.2龙宫峰林、峰丛洼地的形成1.2.3龙宫坡地的成因1.2.4溶洞(龙宫)的成因2水文特征2.1河流水文特征分析2.2实习地的喀斯特水文特征3地质特征3.1地质罗盘的使用3.2在野外如何判定岩层的地质产状3.3化石的沉积过程4地图4.1对照地形4.2利用地图定向定点5收获及总结引言对于学地理专业的学生来说:自然地理实习是自然地理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是使学生在学习理论课程的基础上,通过对基本自然地理
2、(地质、地貌、水文等)现象的野外实地考察和现场实践获得感性知识,并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获得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的必要手段。因此,搞好实习工作对于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自然地理课程的教学水平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在这个阳光明媚的五月,我们班在系上几位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为期3天的野外实习科考。我们此次考察的主要地理内容有:地貌学、水文学、地质学以及地图学。其中地貌学的主要内容有:龙宫峰丛洼地的特征、坡地特征、以及喀斯特地貌(溶洞)的形成机制;水文学的主要内容有:水的物理特征(流速、温度、透明度等)以及河流的有关特性;地质学实习的主要内容有:地质罗盘的
3、使用、如何在野外判定岩层的地质产状、化石的沉积过程;地图学实习的内容有如何识图以及根据地图判断我们在图上的位置等。本次实习路线的具体安排如下:时间地点主要实习内容2012515龙宫岩溶地貌、喀斯特水文、识图2012516格凸河、中洞水文、流水侵蚀地貌2012517关岭地质公园地质、识图指导老师:实习人员:1地貌特征地貌是地表外貌各种形态的总称。是内、外营力地质作用在地表的综合反映,也叫地形。我们所看到的地表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它们的成因也不尽相同。我国的地貌类型有很多种,最典型的是丹霞地貌和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岩溶地貌,岩溶地貌在我国的分布非常广泛。广西
4、的桂林山水、云南的路南石林,皆闻名于世。这些奇观都是发育在碳酸盐岩地区的。而岩溶地貌在贵州也比较发育,龙宫就是典型的岩溶地貌发育而成的,还有就是北盘江一带大峡谷的形成,也是岩溶地貌的典型代表。下面就以实习地龙宫为例简要阐述岩溶地貌的特征。1.1龙宫的地理位置龙宫位于贵州省安顺市,距贵阳市127公里,总面积60平方公里,正处于云贵高原的边缘上。龙宫风景区景点甚多,其中以地底的暗湖溶洞群和洞穴瀑布、旱溶洞为主体,洞内景色奇异,非常状观。龙宫中心景区方圆1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水、旱溶洞90余个,是全世界水旱溶洞最多、最集中的地方。贵州龙宫集溶洞、洞穴、瀑布、峡谷
5、、石林、峰丛、原始植被等为一体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素有“岩溶博物馆”之称。景区包括中心、油菜湖、漩塘、蚂蟥四大片区。以最大最多的水旱溶洞群和天然辐射率最低获两项吉尼斯记录。贵州龙宫中心区有卧龙湖、迎宾洞、龙门飞瀑、龙潭天池、龙宫暗湖、蚌壳岩、虎穴洞等景点组成,既是供人们休闲旅游的胜地,更是对我国的岩溶研究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场所。1.2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水的溶蚀作用的具体过程如下:在含CO2的水中,CO2与H2O化合成
6、碳酸。碳酸又离解为H+与HCO3-离子。水中的CO2含量越高,H+越多,而H+是很活跃的离子。当含多量H+的水对石灰岩作用时,H+就会与CaCO3中的CO32-结合成HCO3-,分离出Ca2+,而使CaCO3溶解于水。下面几个化学方程式反映了岩溶作用的进行:空气CO2↓水CO2+H2O→H2CO3→H++HCO3-↓岩石H++CaCO3→HCO_+Ca2+即CO2+H2O+CaCO3→Ca2++2(HCO3)_岩溶地貌在发育的过程中,又形成了许多种不同的地表形态。比如:石芽与溶沟、漏斗、竖井、落水洞、溶蚀洼地、峰丛峰林等。1.2.1喀斯特地貌的作用喀斯特地貌在可溶性岩石分
7、布地区,在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化学过程(溶解与沉淀)和物理过程(流水的侵蚀和沉淀)的共同作用下,对可溶性岩石的破坏和改造作用,称为喀斯特作用。正因为有了喀斯特作用的存在,大自然才会有那么多美妙的奇观。1.2.2龙宫峰林、峰丛洼地的形成峰林是成群分布的灰岩山峰。由于地质构造不同,在褶皱舒缓的地区,峰林成星点状分布;在褶皱紧密的地区,峰林呈条脊状排列。峰丛是一种连座峰林,基部完全相连,顶部分散成一个个山峰。它与峰林的区别主要是基部与底部的比例不同。峰丛多由改造而来,一般是在峰林、洼地形成之后,地壳上升,地下水位下降,洼地逐渐蚀低而成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