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安咸阳间渭河北移的时空特征及其原因

论西安咸阳间渭河北移的时空特征及其原因

ID:12283683

大小:58.0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8-07-16

论西安咸阳间渭河北移的时空特征及其原因_第1页
论西安咸阳间渭河北移的时空特征及其原因_第2页
论西安咸阳间渭河北移的时空特征及其原因_第3页
论西安咸阳间渭河北移的时空特征及其原因_第4页
论西安咸阳间渭河北移的时空特征及其原因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西安咸阳间渭河北移的时空特征及其原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论西安咸阳间渭河北移的时空特征及其原因2011年7月第43卷第4期云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Ju1.,2011Vo1.43No.4论西安咸阳间渭河北移的时空特征及其原因李令福(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陕西西安710062)[摘要]本文通过历史文献与考古资料综合考证出汉唐渭河三桥的位置.并以其与今天的渭河河道相对比,探讨了历史时期西安咸阳间渭水河道北移的时空特征.结论认为除汉西渭桥处的渭河基本没有侧蚀变动外,中渭桥,东渭桥两地的渭河都向北移动了较大距离,中渭桥处汉末至今1808年间渭河向北移动了

2、3630米,平均每年北移2米左右I东渭桥处唐末至今1ll8年间渭河北移了2600余米,平均每年北移2.3米有余.影响渭河发生侧蚀北移的原因主要为新构造地质运动,水文特点与两岸土质等自然环境要素,而人为活动也起到了不应忽视的作用.[关键词]渭河三桥;侧蚀北移;平均速率;基本原因[中图分类号]K9O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110(2011)o4一O007—11今日西安市是汉唐王朝的首都所在,当时为加强与渭河北岸的联系,先后在西安与咸阳间的渭水上架设了三座大桥,一般多以方位而称其为东渭桥,中渭桥与西渭桥

3、.这些桥现在虽然不存在了,但我们如果能探知这几座桥的确切地点,以之与今天的渭河相比较,则可知古今渭河是否发生了位置移动,也可求得其北移速率的平均数值.本文将以此方法来探讨西安咸阳间渭水河道北移的时空特征,并综合分析其北移的基本原因.一,唐东渭桥处1967年高陵县耿镇公社自家嘴大队群众在白家嘴村西南三百米的田野中取沙时.挖出了一块唐"东渭桥记"残碑,同时附近还出土有圆木桩,青石条及大量卵石.这些寻找唐东渭桥确切位置的重要线索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后来,高陵县文化馆的工作人员进行文物调查时在群众家中发现了这块刻有题为"东

4、渭桥记"的珍贵碑石.由碑文可知,唐开元九年(721年),在京兆府及高陵,三原等七县官民共同努力下,建成了一座规模宏伟的东渭桥.此碑即为纪念此盛事而立,理应位于东渭桥附近.于是文物工作者对其出土地进行了大量勘查和钻探,基本弄清楚了唐东渭桥遗址的大致范围.1981年9月,考古工作人员开始进行科学发掘,到1983年发掘完毕,揭露出楔人原渭河河床的圆木桩22排418根,石砌分水金刚墙4座,桥南端石铺道路残长160米,基本确定了唐东渭桥的具体位置与规模.该桥位于今渭河南岸2600米处,在耿镇东蒜刘村与白家嘴村之间,全长548,8米

5、-宽11米,[1][.此正与唐朝行经此桥的日本僧人圆仁所记:"到高陵县渭桥.胃水阔一里许,桥阔亦尔"的长度大致相等.[2]这次发掘的东渭桥是否就是《东渭桥记》所载开元九年所修之桥尚不一定,辛德勇先生撰文认为,"现发现的东渭桥遗址为崔元略在故桥基址上所主持修建的可能性很大,而不应当是开元九年孟温礼所为."[3][但无论为何,唐东渭桥地理位置都没有改变,因开元九年刊刻的《东渭桥记》碑石就出土于这次发掘处的东渭桥址南首东缘,二者距离很近.唐东渭桥在唐代末年仍然作为军事重镇而存在,据《资治通鉴》,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年)黄巢攻

6、陷长安后,立即派遣其部将"砀山朱温屯东渭桥"1次年七月间,唐军合力来攻,"与尚让,朱温战于东渭桥,不利,引去."[4][孔..盯这说明至迟*[收稿日期]2O1o一12一o4[基金项目]课题资助:"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一一"西北地区人文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2008—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历史时期西安与周边城市经济关系的协调发展研究))(08JJD770092);陕西师大历史地理学"三秦学者"团队规划项目.[作者简介]李令福(1963一),男,安徽萧县人,陕西师范大学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城

7、市历史地理学与水刊科技史.?8?云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3卷到公元881年渭河仍然是流经此处的,而今日的渭水河床远在2600余米的北边,以此计算,至今(此项资料截取至1999年,特此说明;下面的中渭桥年份同)1118年渭河在此处平均每年北移了2.3米有余.当然,此处渭河并不是匀速向北位移的,是在总的向北侧蚀的过程中有时北蚀较强烈,有时相对平稳甚或出现向南侵蚀的现象.利用现有文献资料,只给推测出大的阶段特征.据宋敏求《长安志》,"渭桥镇在(高陵)县南一十八里."此也与圆仁所记唐时渭桥镇"临渭水,在北岸"的形势与里

8、距基本相同.且宋敏求《长安志》与乐史《太平寰宇记》都有"渭水在(高陵)县西南二十里"的记载,Ls]唐以后高陵县城位置没变,以其为基准点进行比较,其西南二十里的渭水河道与今日发现的唐东渭桥所在的渭河可基本连成一线.这说明唐末到北宋时代,此段渭水河道相对平稳,较少移动.明嘉靖年间吕修《高陵县志》卷之一《地理志》第一次明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