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奠定了中医脉学的生理学基础+

《内经》奠定了中医脉学的生理学基础+

ID:1220475

大小:251.8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1-08

《内经》奠定了中医脉学的生理学基础+_第1页
《内经》奠定了中医脉学的生理学基础+_第2页
《内经》奠定了中医脉学的生理学基础+_第3页
资源描述:

《《内经》奠定了中医脉学的生理学基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888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ChineseJournalofBasicMedicineinTraditionalChiHeseMedieine2006年第12卷第12期2006.V01.12.No.12【理论探讨】《内经》奠定了中医脉学的生理学基础+闪增郁,张智,陈燕萍,向丽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生理室,北京100700)关键词:内经;脉学;生理学中图分类号:R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250(2006)12—0888.021《内经》是一部伟大的古典生理学巨著生理学是研究活机体的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也就是研究生命活

2、动规律的科学。这一点与《内经》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生理学对人和动物在各种自然环境中或人工模拟的环境中,整体或其某一部分的生理活动如何通过自身内部的调节,从而使机体与环境变化相适应进行研究。《内经》为中医学的学术理论体系奠定了广泛基础是众所公认的,但《内经》并没有给病下一个定义,却有三处对健康正常人下了明确有效的定义。从论述的主要内容上看,《内经》反映了我国古代医学的早期成就,揭示了生命及自然的变化规律,其重点不是病,而是人,是人体功能适应天地变化的规律。其中许多内容超越了当时的世界医学水平,其精髓到现在仍旧适用,所以说,《内经》是一部伟大的古典生理学

3、巨著。2《内经》脉学的生理基础2.1古人对脉象的认识《阴阳十一脉灸经》、《足臂十一脉灸经》和《脉法》是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我国现存最早的古医书和血脉学专著。但由于文字缺损较多,已不能了解其全部内容。从能认出的文字看,《足臂十一脉灸经》把人体的血脉,依其部位命名为十一脉,即足泰阳脉、足少阳脉、足阳明脉、足泰阴脉、足少阴脉、足厥阴脉、臂泰阴脉、臂少阴脉、臂泰阳脉、臂少阳脉、臂阳明脉。《脉法》全书13行,约360字,从已认出的180余字看,该书主要是叙述人体“十一脉”病证的治疗原则及灸、砭的具体规式。《灵枢·九针论》曰:“人之所以成生者,血脉也。”可见,对

4、于人体的认识古人首先重视的是血与脉。《素问·脉要精微论》日:“夫脉者,血之府也。”这是古人对于脉的认识。而“象”则是指可察的、客观事物的外在表现。“脉象”是中医对人体体表动脉搏动的外在表现的感悟,并通过这种感悟,反映出中医对人体气血及脏腑功能状态的认识。《内经》采用据“象”归类、取“象”比类的整体、动态思维方法,就是+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60431020)在思维过程中以“象”为工具,以认识、领悟、模拟客体为目的的方法。取“象”的目的是归类或类比,其理论基础是视世界万物为有机的整体。取象比类即将动态属性、功能关系、行为方式相同、相近或相

5、互感应的“象”归为同类,按照这个原则可类推世界万事万物⋯。2.2《内经》脉学的生理基础《内经》对于中医脉学生理的精辟论述,莫过于“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毛皮。毛脉合精,行气于腑。腑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素问·经脉别论》),此经文反映了古人对于人体气血的生成、循环及其生理功能的认识;并明确指出“气口”是权平衡、决死生的部位,合四时五脏阴阳为常的

6、生理标准,还说明人的生理活动所需要的各种精气均由水谷之气所化生。《内经》之脉学,非常重视对胃气的研究。强调胃气为五脏六腑之本,五脏六腑皆受气于胃,说明胃气是脉气形成的重要部分。如《灵柩·决气》论述了六气(精、气、血、津、液、脉)由一气(水谷之气)而化,且“六气者⋯⋯然五谷与胃为大海也”,即胃气影响着经脉的功能。源于水谷的宗气促进血行脉中,《灵枢·邪客》说:“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脉气亦离不开肺气之助,而肺气能行血脉之中,也依附于胃化生的水谷之气。如《灵枢·动输》日:“胃为五脏六腑之海,其清气上注于肺,肺气从太阴而行之,其行也

7、,以息往来,故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不已,故动而不止。”因此,胃气为脉之本,临证诊脉先辨胃气,根据胃气的有无可测知脏腑功能的状态及疾病之轻重缓急,以揭示诊脉之理。对于寸口脉与各脏腑的对应关系,《素问·脉要精微论》中记载如下:“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万方数据2006年第12卷第12期2006.V01.12.No.12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ChineseJounlalofBasicMedieinei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889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鬲;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

8、以候心,内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其中把两手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