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188239
大小:177.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7-16
《《化学药物与健康》素材 第二章 抗微生物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抗微生物药第一节概述抗微生物药是一类能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用于防治感染性疾病的药物。用于体内抗微生物、寄生虫感染及恶性肿瘤的药物称为化学治疗药,其治疗方法称为化学治疗(简称化疗)。化疗指数:CI=LD50/ED50或LD5/ED95是评价化学治疗药有效性与安全性的指标一、常用术语抗生素是指某些微生物(如放线菌、真菌、细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抑制或杀灭其他病原微生物的化学物质。包括天然抗生素和部分合成抗生素。抗菌谱是指抗菌药物的抗菌作用范围。根据抗菌谱的大小,将抗菌药分为窄谱抗菌药(如异烟肼
2、)和广谱抗菌药(如第三、四代喹诺酮类药)。抗菌活性指药物抑制和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能力。抑菌药是仅能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而无杀灭作用的抗微生物药(如四环素类)。杀菌药是不仅能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且具有杀灭作用的抗微生物药(如青霉素)。耐药性又称抗药性。少数是天然耐药性。多数为获得性耐药性,指长期或反复用药,特别是滥用药物后,使化疗药物的抗菌作用减弱或消失。抗菌后效应(PAE)指抗生素发挥抗菌作用后,血药浓度低于最低抑菌浓度或被消除之后,细菌生长仍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后效应长的药物可延长用药间隔时间,且疗效不减
3、。二、抗菌作用机制1.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β-内酰胺类、万古霉素)2.影响胞浆膜通透性(多粘菌素、两性霉素B)3.影响胞浆内生命物质的合成——影响叶酸代谢(磺胺类、甲氧苄啶)——抑制核酸合成(喹诺酮类、利福平)——抑制蛋白质合成(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三、耐药性产生的机制1.细菌产生灭活酶(水解酶、钝化酶)2.细菌改变药物作用靶位3.细菌降低了与药物的亲和力4.细菌改变胞浆膜的通透性5.细菌改变代谢途径预防耐药性产生的措施:严格按适应症选药,防止滥用,避免不恰当的预防性应用,合理的联合用
4、药和积极开发新的抗菌药物等。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原则1.严格按照适应症选药(1)根据病原体对药物的敏感性选药。(2)根据感染部位选药。(3)根据用药群体生理、病理特点选药。2.抗菌药的给药途径应正确、剂量与疗程应适当3.抗菌药的预防应用须掌握适应证,以防滥用4.抗菌药的联合应用目的:延缓耐药性形成;扩大抗菌谱;获得协同作用;减少不良反应。联合用药的指征:(1)单一药物不易控制的混合感染;(2)病因未明的严重感染;(3)单一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心内膜炎或败血症;(4)长期用药细菌可能产生耐药性的慢性感染
5、(如结核、慢性骨髓炎等);(5)为减少不良反应和增强疗效等情况的联合。第二节抗生素一、β-内酰胺类本类药是一类化学结构中含有β-内酰胺环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其他β-内酰胺类。抗菌机制①抑制转肽酶活性,阻止黏肽的交叉连接,使细菌细胞壁缺损,水分内渗,菌体膨胀、破裂、死亡。其作用靶位是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②激发细菌自溶酶(autolysins)活性,促进菌体裂解死亡。为繁殖期杀菌剂。细菌耐药机制①产生水解酶。②缺乏自溶酶。使菌体自溶减少。③β内酰胺酶与药物结合。使之停留在胞浆膜外而
6、不能到达作用靶位(PBPs)发挥抗菌作用。④改变菌膜通透性。使该类抗生素不能进入菌体内。⑤加速药物外排。⑥改变PBPs。使β内酰胺类对PBPs亲和力降低。(一)青霉素类天然青霉素青霉素G(PenicillinG)抗菌谱G+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G+杆菌白喉棒状杆菌、炭疽芽孢杆菌厌氧杆菌等G-球菌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螺旋体梅毒、回归热、钩端螺旋体耐药性一般不易产生耐药性,但抗药金葡菌易产生青霉素酶。青霉素G—临床应用1.G+球菌感染如化脓性链球菌感染所致的咽炎、扁桃
7、体炎、中耳炎、蜂窝组织炎、心内膜炎、产褥热、猩红热等首选青霉素。也常用于肺炎链球菌引起的大叶性肺炎、脑膜炎、支气管炎及葡萄球菌的敏感菌株引起的疖、痈等。2.G-球菌感染如淋病奈瑟菌引起的淋病,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脑膜炎。3.G+杆菌感染如白喉、破伤风、气性坏疽等,因青霉素对这些细菌产生的外毒素无作用,故应及时合用相应的抗毒素。4.螺旋体感染如钩端螺旋体病、梅毒、回归热等。5.放线菌感染如放线菌引起的局部肉芽肿样炎症、脓肿、多发性瘘管及肺部感染、脑脓肿等,常需大剂量长程用药。青霉素G-不良反应1.过敏反应
8、(最为常见)①一般过敏反应:药热、药疹、血清病型反应等②过敏性休克(最严重):表现冷汗、四肢冰冷、呼吸困难、发绀、血压下降、昏迷。抢救不及时可危及生命。过敏性休克发生与剂量、给药途径无关。预防过敏反应措施(1)询问病史(用药史、过敏史、家族史)。(2)皮肤过敏试验:凡初次注射或停用3天后再用者,或用药过程中批号更换时作皮试,反应阳性者禁用。(3)注意:注射液应现配;避免过分饥饿时给药;注射器不得混用。(4)注射后观察20~30分钟。(5)准备抢救药物(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