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表面肌电临床研究

腰椎间盘突出症表面肌电临床研究

ID:12186144

大小:171.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7-16

腰椎间盘突出症表面肌电临床研究_第1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表面肌电临床研究_第2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表面肌电临床研究_第3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表面肌电临床研究_第4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表面肌电临床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表面肌电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腰椎间盘突出症表面肌电临床研究中文摘要研究背景:腰椎间盘突出症指腰椎间盘退变后凸或破裂,压迫刺激脊神经根或马尾神经,引起腰背痛、坐骨神经痛、间歇性跛行、麻木、肌肉痉挛、肌肉瘫痪、马尾综合征、脊髓圆锥综合征、外周圆锥综合征及尾部疼痛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因尚无明确定论,但是与脊柱结构异常、生理退变、种族、职业及外伤、劳损、吸烟、妊娠等因素有关。随着社会坐位工作时间明显延长,其他体位活动的减少,椎旁肌力量、协调性下降,椎间关节韧带松弛,椎间盘退变增快,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逐渐增高。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外科学组1996年统计显示全国每年每百万人中腰椎间盘突出症行手术治疗的约1

2、20人。祖国医学范畴中,腰椎间盘突出症属“痹症”。主要辩证为“气滞血瘀型、风寒湿型、肾虚型”三型。“气滞血瘀型”多有明显外伤史,有脊柱侧弯,固定压痛点和放射痛,舌质紫暗,脉涩或弦数。“风寒湿型”多无明显外伤史,腰腿痛症状渐出现并加重,有椎旁压痛和放射痛,遇天气变化症状加重,苔白腻,脉沉缓。“肾虚型”多由急性损伤治疗失当或禀赋不足或久病致肾精亏损致经脉失养,症状时轻时重,缠绵数年,面色苍白,气短乏力。西方医学中,腰椎间盘突出症最早由Mixter和Barr在1934年提出,诊断主要依据典型临床症状、物理学检查、影像学检查、电生理检查。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祖国医学和西方医

3、学有不同的理论背景和特色治疗手段,大家公认的治疗原则是保守治疗6个月,症状不缓解采取手术方法。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式和固定材料虽有长足发展,从单纯摘除到神经根管减压,从钢板、自体骨固定到cage、人工椎间盘,依然不能理想解决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效果、术后复发、并发症等问题。保守治疗仍是最常用的方法。目前保守治疗的方式方法多样,有牵引、理疗、按摩、正骨、药物治疗等多方面。如何评价治疗效果是多种治疗方法面临的客观问题,目前手术治疗效果常采用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学组腰背痛手术评定标准等。而保守治疗效果评定多采用自觉症状、直腿抬高试

4、验角度(AOL)、屈曲时指尖距离地面高度(DFTF)等。针极肌电图在定性检测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损伤方面有明确意义,但是临床症状改善与其变化不相关。疗效评价缺乏敏感、客观、量化电生理指标。近年来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机理研究中,发现无症状椎间盘突出现象;部分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影像学检查突出物与神经根之间关系并无明显改变而临床症状消失;高载荷工作人群的如战斗机飞行员腰椎间盘影像学普查椎间盘突出的发生率高达30%,而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率远低于此数据。这些现象说明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与突出髓核的关系尚待进一步研究。而腰椎功能节段不稳可以对以上现象有所解释。现有的研究已经证明

5、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突出节段关节、腰背肌存在解剖结构和组织学的改变,如关节韧带松弛、肌肉萎缩和肌纤维特征改变;还存在本体感受器的能力下降和运动反应时间的延长,如肌肉协调模式的改变。近年来在康复医学、神经科学、妇产科学、口腔科学、耳鼻咽喉科学、人体功效学及运动医学方面,用表面肌电图检测肌肉疲劳性和激动序列及协调性已经得到应用。国内外康复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椎旁肌12测试研究虽有报道,但测量的样本量小,测量的部位和测试方法及各指标的参数值并不相同,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我们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表面肌电图检测区分健康人和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指标,选择椎旁肌等

6、长收缩时中位频率下降率(MFs),动态运动时屈曲伸直比例(FER)指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椎旁肌电生理进行检查,使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判断和机理研究提供客观敏感量化指标。研究目的探究表面肌电测量椎旁肌等长收缩和屈伸运动时表面肌电指标MFs和FER的可重复性;测量诊断腰椎间突出症患者和正常人表面肌电指标,明确两者有无差异;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表面肌电指标测量,同时记录VAL、JOA、AOL、DFTF,明确两者有无相关性。研究内容和方法1.正常人椎旁肌表面肌电特征及测量的可重复性研究1.1研究内容测试正常人群椎旁肌等长收缩状态下双侧MFs值,腰部屈伸运动时平均

7、肌电值,计算FER。用重复测量可靠性检验MFs和FER的组内相关系数。1.2研究方法1.2.1研究对象:符合正常人群条件的18名正常人。1.2.2测试方法椎旁肌等长收缩状态中位频率测量:利用Mega-T8表面肌电测量仪对受试对象在等长收缩状态下双侧腰4-5平面椎旁肌表面肌电频率指标,具体方法参照Biering-Sörensen测试。即受试者俯卧,髂嵴上缘以下的身体或腿的末端固定,手放于身体两侧或于胸前交叉抓住对侧肩部,记录受试者上身悬空30秒表面肌电频率变化值。测试3次,中间休息5分钟,以减少系统误差。测试结束后,获取原始数据文件,分析中位频率变化情况,获取3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