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181477
大小:15.89 MB
页数:74页
时间:2018-07-16
《能源化工系专业论证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目录前言……………………………………………………………………………………………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3第一部分能源化工系专业论证报告………………………………………………………7第二部分机电工程系专业发展规划调研报告……………………………………………19第三部分信息工程系专业论证报告………………………………………………………33现代学徒制分校区“产教园”电子商务专业论证报告………………………………33平面广告设计专业调研分析报告………………………………………………………49第四
2、部分人文科学系专业论证报告………………………………………………………57 人文科学系简介………………………………………………………………………57人文科学系2015年秋季开设专业……………………………………………………57社区服务与管理专业可行性调研报告………………………………………………57第五部分汽车工程系“汽车整车与配件营销”专业论证报告…………………………65第六部分2015年专业开设情况汇报………………………………………………………68第七部分2015年专业开设所需师资、设备预算清单……………………………………70前
3、言在新的形势下,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是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大任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是适应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的需要,是适应扩大就业和再就业的需要。职业教育是教育事业中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部分。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服务最突出的体现是专业设置,因为职业学校正是通过设置专业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具有某方面专门知识和专门技能的人才的,并因之与社会分工的职业岗位相对应,满足不同职业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要。专业是职业学校区别于普通学校的主要标志,是职业学校自身生存、发展的基础。它关系
4、到职业学校办学能否坚持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方向性和有效性,关系到能否适应学生的择业需要,能否广泛吸引生源,从而影响劳动力结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在中职教育大发展过程中,我校专业设置存在诸多问题:一是有的专业老化,内涵狭窄,课程结构不合理,教材陈旧,致使毕业生适应性差,逐渐失去了对生源的吸引力;二是新开设专业没有进行认真调研和科学论证,什么热就上什么,结果学生招来了,设备和师资条件不具备,质量得不到保证,学生流失大;三是有的专业与其它职业学校雷同,而我校特色并不明显,因而缺乏生机和活力。面临大好的发展机遇,如何保证和提高中
5、职教育质量是事关学校生存发展的第一要务。面对这些问题,在新的一年,我们紧紧抓住咸阳市区域职教中心的有利契机,在专业设置上下功夫,在专业优化配置上做文章,与12月初抽调精兵强将,由学校领导带队,专业系负责人、骨干教师参与,分别对能源化工、机械制造、电子信息、护理、学前教育、社区服务及汽车制造、营销与维修等诸多行业领域进行了对口调研。利用半月时间奔赴省内外行业、企业共计100余家,其中煤炭、化工企业40余家;机械制造、电子类企业20余家;信息技术、平面广告类企业15家;护理、学前教育和社区服务类机构15家;汽车制造、营销与维修类企业
6、10余家。通过走访,参观,座谈,研讨等形式,了解了与本专业相关人才的社会需求情况,相关行业对本专业的发展要求及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的信息,形成了科学有效的专业论证报告,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探索我校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师资培训的策略与方法,为1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促进就业,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奠定了扎实有效的基础。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教职成厅[2010]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
7、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扩大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自主权,规范和完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引导中等职业学校依法自主设置专业,我部制定了《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执行。 附件: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doc 教育部办公厅二○一○年九月十日71附件: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引导中等职业学校依法自主设置专业,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有关
8、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特别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需要,适应各地、各行业对生产、服务一线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适应学生职业生涯发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