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文化与上海城市精神

海派文化与上海城市精神

ID:12157679

大小:26.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7-15

海派文化与上海城市精神_第1页
海派文化与上海城市精神_第2页
海派文化与上海城市精神_第3页
海派文化与上海城市精神_第4页
海派文化与上海城市精神_第5页
资源描述:

《海派文化与上海城市精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海派文化与上海城市精神关键字:海派文化与上海城市精神本文为Word文档,感谢你的关注!  海派文化是中�A文化的组成部分,“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十六字上海城市精神,是对海派文化的最好诠释,是海派文化的内涵特质。  “茫茫九派流中国”,所谓派者,原本指的就是河流。  当河流汇入大海,那就是一支民族、一个国家、一类文化、一种文明将有大变革的时代。1913年,上海爱多亚路(今延安东路)万国储蓄会是申城金融业的雏形。  “海派文化,是中国文化在近现代转型过程中形成的城市大众文化。”这是上海大学博物馆一位颇为年轻的专业人士作出的论

2、断。当然,究竟何谓海派文化,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代居于不同的视角,都会有不同的观点或者说答案。  长期以来,上海,在中国来说,是如此与众不同的都市。当年,她特立独行也好,风姿绰约也罢,总与国内其他都市不同。若想看中国的三千年繁华,轮不到她;若想见中国的数百年光辉,轮不到她。然而,在西人眼里,她却长期是远东第一大都市,即便中国尚处积贫积弱的年代,上海已然一枝独秀于东亚。早在20世纪上半叶,她比东京更具有新潮的范儿,比香港更具有阔大的视野,以致有人称之为“东方巴黎”,有人称之为“魔都”。甚至,她还有一个称谓:“冒险家的乐园”。她,当之无愧是中国共产

3、党的诞生地,在那风起云涌的年代,为新中国的诞生储备了最早的力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长期以来,她担当的是这个国家的工业中心。现在的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  有意思的是,无论什么阶层、什么出身、什么职位,许多上海人都曾遇到过这样的“困扰”――当离开上海,当身处他乡,别人给予的最高评价却是――“你不像上海人!”  有专家指出,于当今中国的城市化率已超过50%之际,海派文化的价值正在凸显,在这片广袤国土上,有更多国人开始理解上海,理解上海人,理解海派文化。今天,海派文化和上海城市精神已经融为一体,海派文化有了更精彩的内涵和外延,或许,在不久的未

4、来,全世界都将以上海为荣,那时,世人对地球人的赞美词,会有一句――你真的海派!  从“海派文化热”到“海派文化日”  转眼又是春天,沪上许多高校的辅导员、同学见面,都不觉提起了上海大学海派文化研究中心从去年3月10日开始推出一系列令人难忘的活动“310与沪有约”。包括“老克勒眼里的海派文化”口述史、中小学生“海派书画赏析传承”以及“大学辅导员海派文化传承”在内的三大研习营;由熊月之、葛剑雄、王汝刚、茅善玉等著名研究学者、表演艺术家主讲的围绕着“上海城、上海人和上海话”三大系列的10场海派文化精品讲座――这一整年的“3+10”约会,精彩纷呈,无

5、论举办在高校还是图书馆,每次活动都在大学生和市民中引发“小热潮”。  长久以来,新老上海人一直都期待着上海能有“310与沪有约”这样的渠道或平台,可以系统的多侧面的探索、感知海派文化的魅力,更多学术地领略海派文化的独特。海派文化的“来龙去脉”,不仅奋斗、安居在上海的“上海人”想“识庐山真面目”,越来越多的“外地人”“外国人”也想一探究竟。  “虹口是海派文化的发祥地,先进文化的策源地,文化名人的聚集地。”200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工作期间来到位于虹口区的中共四大史料陈列馆参观时这样说,他更用“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这十六

6、个字来概括上海的城市精神。  2016年7月,上海市委书记韩正调研上海重大文化设施建设进展,在主持召开市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发展座谈会时上进一步阐述,文化是反映城市内涵特质和竞争力的核心资源,上海要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如果没有文化这一核心资源,就不可能有国际竞争力。海派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十六字上海城市精神,是对海派文化的最好诠释,是海派文化的内涵特质。1930年代的外滩。  2016年末,由上海大学党委宣传部、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上海大学文学院、上海大学海派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

7、第十五届海派文化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大学召开,主题为“海派文化与上海城市精神”。这次研讨会一如既往地切合海派文化自身的渊源,深入研讨海派文化对于上海发展的重要意义,由此引发的各界关注持续不断,继续的深入讨论亦持续不断。  研讨会上,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潘敏发言说,海派文化研究为推动上海文化事业发展、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做出了重要贡献,其在挖掘、研究、传承、创新等方面还是有大量的工作要去做。潘敏认为,海派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上海城市精神的来源和根基。海派文化需要创新发展,需要理论升华。传承和发展海派文化要提升到社会主义核心

8、价值观的高度,其发展方向是为塑造上海独一无二的城市形象和精神气质。  上海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市人大内务司法委副主任委员陈东女士发言说,海派文化研究中心15年的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