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诗词知识讲座第三讲

中学生诗词知识讲座第三讲

ID:12153536

大小:65.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7-15

中学生诗词知识讲座第三讲_第1页
中学生诗词知识讲座第三讲_第2页
中学生诗词知识讲座第三讲_第3页
中学生诗词知识讲座第三讲_第4页
中学生诗词知识讲座第三讲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学生诗词知识讲座第三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学生诗词知识讲座第三讲 主讲老师:周文龙格律诗三要素上一章我们讲授了古典诗词的诗韵和四声。通过上一章的学习,大家初步了解了诗是韵文,写诗必须押韵和如何押韵的知识,同时也了解了古代汉语四声和现代汉语四声的有关知识。同学们对这些知识的掌握,对于下一步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在本讲中,我们要重点学习的是关于格律诗(这里主要指近体诗)的三大要素,也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平仄、对仗和押韵。格律诗与古体诗不同的地方,主要有四点:一是句数固定。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排律一般在十句以上。二是押韵严格。一般要求押平声韵,很少押仄声韵。三是讲究平仄。而且有一定的规则,要求诗有定句

2、,句有定字,字有定音。四是要求对仗。特别是八句的律诗,中间两联一般都要用对仗。第一节关于平仄一、   平仄与诗词格律平仄是诗词格律的一个术语,也是格律诗三大要素之一。在第二讲里我们已经讲过,无论是古代汉语还是现代汉语,就其声调而言,都可分为两大类:平声和仄声。平声就是声音平直,仄声就是声音倾侧不平的意思。在古代平水韵里,人们把上平声和下平声归为平声,把上声、去声和入声归为仄声。今天,现代汉语取消了入声,大约1800个左右的入声字被分派到平、上、去三声里,即所谓的“入派三声”。因此,阴平声、阳平声归为平声,上声和去声归为仄声。诗词是语言的艺术。人们利用平

3、仄两种声调,在诗词句中相互交错,从而使声音协调多变,抑扬顿挫,铿锵悦耳,具有强烈的音乐美和艺术感染力。我们讲诗词格律,其中最主要的一条就是讲平仄。传统格律诗词之所以经久不衰,而且被人们称为国粹、国宝,这种讲究平仄声韵的艺术特点,恐怕就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曾说过:“近体诗最本质的特点是讲究平仄。如果不讲平仄,一首诗尽管是四句或者八句,也不能叫绝句或律诗,而仍然是古体诗。”毛泽东在《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中也说过:“律诗讲究平仄,不讲平仄,即非律诗。”格律诗的平仄看起来似乎很复杂,但是基本要求只有一个,即平、仄相间。因为讲诗词格

4、律主要还是讲古人的作品,所以我们还是按照传统习惯,用四种符号来代表“平”、“仄”、“入声”和“可平可仄”。这四种符号分别是:“―”——代表平声“∣”——代表仄声“○”——代表可平可仄“·”——代表入声下面举几首绝句和律诗来加以说明。先看王之涣的五言绝句《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再看杜甫的五言律诗《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5、――再举一首七言绝句和一首七言律诗。先看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再看鲁迅先生的《自嘲》: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从上边这些例诗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古人写的还是今人写的格律诗,都是很讲究平仄声的,而且诗句中平仄声的配置也是

6、很有规律和方法可循的。这在下面我们将继续讲到。二、   平仄在格律诗中的运用汉字读音分四声、讲平仄,由于语音平仄声调的不同,在诗句中交错使用,自然而然地就能使诗句读起来抑扬顿挫,铿锵悦耳,增加了音乐感,避免了单调、乏味。平仄交错使用的方法主要有两种:1、在本句中平仄大体是“两—两”或“三—两”交错的,如:五言句:国破山河在(杜甫)林暗草惊风(卢纶)∣∣――∣○∣∣――七言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杜甫)朝辞白帝彩云间(李白)∣∣―――∣∣――·○∣――2、在对句中(除了韵脚字外),平仄都是相对的,如:五言句:①国破山河在②林暗草惊风∣∣――∣○∣∣――城春草

7、木深将军夜引弓――∣∣-――∣∣-七言句:①两个黄鹂鸣翠柳②朝辞白帝彩云间∣∣――-∣∣--·∣∣――一行白鹭上青天千里江陵一日还○―○∣∣――○∣――··-从上述例句中可以看出,除韵脚外,句中平仄都是两两相对,或者是三两相对,尤其是节拍所在处(即双数字处),一般总是平声字与仄声字交错安排的。在诗词中,句子凡符合这种规律规定的,就叫做“律句”;凡不符合这种规律规定的,就叫做“拗句”。“拗”就是读起来拗口不顺畅的意思。律诗中出现了“拗句”,可以采取“救”的办法来弥补,如果不“救”,就叫做“失律”。这在以后我们还要讲到。词、曲中也多用律句,但它们都有各自的

8、特点和要求,这里就不具体介绍了。三、运用平仄需要注意的问题1、要正确辨别入声字。阅读格律诗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