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研组活动记录

信息技术教研组活动记录

ID:12148163

大小:60.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15

信息技术教研组活动记录_第1页
信息技术教研组活动记录_第2页
信息技术教研组活动记录_第3页
信息技术教研组活动记录_第4页
信息技术教研组活动记录_第5页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教研组活动记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信息技术教研组活动记录一时间:2008年9月18日 参加人员:信息组成员主题:学习课程标准、学生信息技术作品竞赛  教学常规,顾名思义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规范,是维持正常教学秩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在学校认真组织下,我们组通过学习,更深刻地体会到:教师要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努力提高理论修养,自觉加强业务的锻炼,以教学常规为镜子,时刻对照自己的教学行为,更好的服务于学生。不仅告诉我们如何作好自己的“教”,更让我们懂得怎样才能引导学生更好的学,扮好课堂组织者的角色。通过学习对常规内容有了一个较为全面而深入地理解,从备课、上课、作

2、业的确定、学生的辅导、评价等需要教师科学的设计,才能使教育教学达到最优化。只有学好常规,才能自觉地遵循常规,指导自己的教学,才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根据教学实际,谈本教研组实施教学常规的举措: 一、课前准备1.制订计划每学期期初,以《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修订稿)》、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依据,认真制订切实可行的学期教学计划。计划包括:(1)学期教学总体目标;(2)教学内容;(3)教学进度安排。2.认真备课(1)备教材。系统了解小学生计算机教材的知识、技能、能力要求。选择适合于学生的认识规律和操作水平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

3、(2)备学生。要对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等情况作全面了解,制订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多元化教学目标,并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3)备教案。教案的主要内容应包括:①教学目标;②教学重点;③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必须条理清晰,结构紧凑,并附有明确的训练要求。)。11(4)备设备。对教学所需的一些硬件、软件,要做好充分准备。二、课堂教学1.围绕教学目标,做到双基落实,符合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培养兴趣。2.大力提倡操作实践教学,计算机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应尽可能地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实践环境,从而使他们在练中学,

4、学中练,化难为易,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动手操作活动的总量一般不少于2/3。教师应辅以必要的指导和讲解,明确操作程序和操作目标。3.教态要亲切、自然。教师要对学生保持期望,恰当评估学生参与的活动,激励学生自信心,形成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4.课堂教学中要因材施教,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节教学过程。5.指导学生自觉遵守机房规则,养成良好的习惯。三、评价与测试1.小学计算机学科考查分平时考查(占50%)和期末考查(占50%),学期成绩应在平时考查(以上机操作为主)的基础上结合期末考查成绩,客观准确地评定。按优秀、良好、合格、不

5、合格四个等第记载。2.期末考查的结构由理论知识和上机操作组成。各部分比重如下:(1)理论知识30%;(2)上机操作70%。四、课外指导1.课外活动是激发和发展学生学习兴趣和特长的重要途径之一,要根据实际情况组织课外活动小组,充分体现我校特色。2.对有兴趣的学生要通过不同途径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好辅导工作,鼓励他们参加各级各类的竞赛。 由于本月将参加中小学电脑作品比赛,时间紧,我们组经过商议,从兴趣组中,开展各类作品制作活动,面向全体,积极发动,精心辅导,争取有较多的作品参加比赛。11信息技术教研组活动记录二

6、时间:2008年11月6日 参加人员:信息组成员主题:以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信息技术评价初探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提出了《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可见,信息技术课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对于21世纪的学生来说,基本的“信息素养”应包括:①信息获取的能力。②信息分析的能力。③信息加工的能力。④信息创新的能力。⑤信息利用的能力。⑥协作意

7、识和信息的交流能力。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如何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合理的评价?如何评价更能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本文试运用当前相关的研究理论以及学校的教学实践,研究和探讨在信息技术课中对学生实施“以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学习评价”。1.评价不是区分,而是为了促进学生转变性发展目前,计算机在我国正处于普及阶段,学生的实践能力参差不齐。学生个体由于起点不同,在学习中碰到的问题也会有所不同。评价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发展需要。因此,面对不同的学习个体与问题情境,不应该采用简单划一的评价标准。学习者需要的是一种不同

8、起点下的“挑战性”驱动。评价不是区分,而是为了调节学习者的行为,促进学生个体“转变性”发展。当然,在具体的实践中,我们仍可以采用“区分”,但这仅仅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从本质上讲,这种“区分”仍应成为个体学习中转变性发展过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