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生态建筑设计方向

浅谈我国生态建筑设计方向

ID:12146182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5

浅谈我国生态建筑设计方向_第1页
浅谈我国生态建筑设计方向_第2页
浅谈我国生态建筑设计方向_第3页
浅谈我国生态建筑设计方向_第4页
浅谈我国生态建筑设计方向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我国生态建筑设计方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我国生态建筑设计方向【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伴随着建筑业的发展,结构理论和建筑技术也不断提高,生态建筑是现代建筑学和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生态住宅设计,指的就是综合运用当代建筑学、建筑技术科学、人工环境学、生态学以及其他科学技术的综合成果,把住宅建造成一个小的生态系统,为居住者提供舒适、健康、环保、高效、美观的居住环境的一种设计实践活动。这里所说的“生态”绝非一般意义的绿化,而是一种对环境无害而又有利于人们工作生活的标志。【关键词】生态型;建筑设计生态住宅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和遵循生态平衡及可持续发展的

2、原则,即综合系统效率最优原则,来设计、组织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质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系统内有秩序地循环转换,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物、无亏染、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生态住宅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意在寻求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即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利用自然条件和人为手段来创造一个有利于人们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同时又要控制对于自然资源的使用,努力实现向自然索取与回报之间的平衡。生态住宅的特征是舒适、健康、高效和美观。61.目前生态住宅现状(1)生态住宅的核心是绿色生态住宅,我国对此也制订了

3、相关技术原则与建设标准。要求住宅在能源、水、电、气、声、光、热环境及绿化、废弃物处理、建筑材料方面符合国家有关的定性定量指标,提出了相关技术手段,保护、利用、防御自然,做到与环境共生,节约能源,创造循环再生型的建筑生涯,提供舒适健康的环境。(2)生态住宅的技术要点:①追求舒适和健康是生态住宅的基础,生态住宅首先要满足的是人体的舒适性,例如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此外还应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如有充足的日照以实现杀菌消毒,有良好的通风以获得高品质的新鲜空气,以及无辐射、无污染的室内装饰材料等。在心理方面,生态住宅既要保证家

4、庭生活所需要的居住功能--安全性和私密性,又要满足邻里交往、人与自然环境交融等要求。健康还有另外一层很重要的含义,即住宅与大自然的和谐关系。住宅应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如减少有害气体、二氧化碳、固体垃圾等污染物的排放,减少对生物圈的破坏。②追求高效是生态住宅的核心内容,所谓高效,是指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和能源,特别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和能源。③追求美观是生态住宅与大自然和谐的完美境界6生态住宅与大自然的和谐不仅体现在能量、物质方面,也同时体现在精神境界方面,包括生态住宅与自然景观相融合,与社会文化相融合。生态

5、住宅应立足于将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这两大课题结合起来,所关注的不仅包括节约不可再生能源和利用可再生洁净能源,还涉及节约资源、减少废弃物污染以及材料的可降解和循环使用等方面的内容。2.生态住宅设计的要求目前,世界各国新型的生态住宅可谓方兴未艾,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发展生态建筑在我国也必然是大势所趋。作为国家的重要产业,城镇住宅建设必将快速发展。所以,如果不抓住时机,及时把“生态理念”引入到住宅设计中,解决住宅节能和住区环境保护对社会、经济、环境产生不可挽回的后果。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生态住宅涉及的技术体系极其庞大,

6、包括能源系统(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水环境系统、声环境系统、光环境系统、热环境系统、绿化系统、废弃物管理与处置系统、游憩系统和绿色建材系统等。简单来说,其技术策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住区物理环境(声、光、热环境)与能源系统设计,包括建筑规划、建筑单体设计、建筑能源系统的设计等,同时又与绿化设计以及建材的选择息息相关,是当前生态住宅设计中最重要而又最容易被忽视的问题。6(2)智能化住区,主要包括信息管理和通讯自动化、物业管理自动化、设备自动化控制、安全防护自动化以及家庭智能化等。(3)节省土地,节约

7、能源,做好废弃物的回收和处理。3.在建筑设计中融合设计理论的构思从上述思路出发,要实现住宅设计生态化,需综合考虑3个方面的因素:住宅区规划、建筑单体设计,包括建筑造型、朝向、定位以及细部处理。如维护结构材料选择、保温方式、门窗形式等、建筑物内的环境控制系统设计。3.1住区风环境设计建筑物布局不合理。会导致住区局部气候恶化。规划师和建筑师已经认识到风环境和再生风环境问题已不容忽视。然而,可能是对室外风环境的预测不够重视或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当建筑师们在对建筑区进行规划时,更为常见的做法是过多地把设计重点集中在建筑平

8、面的功能布置、美观设计及空间利用上,而很少或仅仅凭经验考虑高层、高密度建筑群中气流流动情况对人的影响。事实上,良好的室外风环境,不仅意味着在冬季风速太大时不会出现人们举步维艰的情况,还应该在炎热夏季保持室内自然通风。3.2自然通风6在住宅建筑中,自然通风是最经济和有效的环境调节手段,而建筑物的平面布局、立面设计与三维空间布置等,都对自然通风的效果有重要的影响。充分考虑这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