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消能抗震理念在设计中应用

建筑结构消能抗震理念在设计中应用

ID:12143968

大小:2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5

建筑结构消能抗震理念在设计中应用_第1页
建筑结构消能抗震理念在设计中应用_第2页
建筑结构消能抗震理念在设计中应用_第3页
建筑结构消能抗震理念在设计中应用_第4页
建筑结构消能抗震理念在设计中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筑结构消能抗震理念在设计中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建筑结构消能抗震理念在设计中应用【摘要】:本文分析介绍了隔震及减震的原理及工程设计方法,并针对其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比较,为实际建筑结构的隔震及减震设计提供参考。【关键词】:隔震;消能;振动控制中图分类号:TU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地震的危害建筑物除了承受竖向荷载外,还要承担风和地震水平荷载的作用,建筑物越高,水平荷载效应就越明显。我国41%的国土、50%以上的城市位于地震烈度7度以上的地区,面临的地震灾害形势非常严峻。地震是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突发性的自然灾害之一,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很大的危害。1976年唐山发生的7.8级强烈地震,顷

2、刻间,百余万人口工业城市被夷为平地,造成24.2万人死亡,16.4万余人重伤。唐山地震的直接经济损失近百亿元,震后重建投资达百亿元。2008年汶川大地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建国以来影响最大的一次地震,直接严重受灾地区达10万平方公里,遇难69227人,受伤374643人,失踪17923人。直接经济损失达8452亿元。7自1900年有记录以来,我国死于地震的人数达55万之多,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地震成灾面积达30多万平方公里,房屋倒塌达700万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使人口和财富高度密集,强烈地震造成的伤亡和损失将越来越大,地震后的修

3、复和城市的复兴就越有难度,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冲击也将更为剧烈。2传统抗震方法地震造成的破坏给人类留下的烙印是深刻的。建造抗强烈地震的建筑物和构筑物成为建筑工程领域重要的课题。为了抵御地震灾害,通常的建筑结构设计采用的是抗震设计,强调的是“抗”,即采用“延性结构体系”适当控制结构物的刚度,但容许结构构件(如梁、柱、墙、节点等等)在地震时,进入非弹性状态,并且具有较大的延性,以消耗地震能量,减轻地震反映,使结构物“裂而不倒”。这种体系在很多情况下是有效的,但也存在很多局限性:首先,由于结构物的承重构件在地震时进入非弹性状态,对某些重要的结构

4、物是不容许的(纪念性建筑、装饰昂贵的现代化建筑、原子能发电站等);其次,对于一般性建筑,当遭遇超过设防烈度地震时,由于主体结构已发生严重非弹性变形,在地震后难以修复或在强地震中严重破坏,甚至倒塌,其破坏程度难以控制;再次,随着地震强度的增大,结构的断面和配筋都相应增大,造成经济“浪费”。3隔震、消能减震理念73.1隔震与消能减震原理隔振、减震控制的基本原理是在结构构件之间或建筑物与基础之间设置隔震、减震装置,通过隔震、减震装置的耗能特性,减小振动能量向周围环境的传递,达到减小振动对周围环境影响的目的。3.2隔震与减震方法3.2.1粘弹性阻尼结构

5、粘弹性阻尼结构的风洞试验、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及大量的结构分析表明,在结构中安装粘弹性阻尼器可减小风振反应和地震反应40%~80%,可确保主体结构在强风和强震中的安全性,并使结构在强风作用下,结构的舒适度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西雅图哥伦比亚中心大厦起初是因为在风振的影响下,顶部几层有明显的不舒适感,安上粘弹性阻尼器后,不再有不舒适感,效果良好。若采用加大刚度的方法来获得同样的效果,需要把现有的柱尺寸扩大一倍,粗算价值约800万美元,显然采用增加刚度的办法是难以接受的,而采用粘弹性阻尼器所用的试验及安装费用仅70万美元。在北京的银泰中心也设置了粘滞阻

6、尼器,试验结构证明有很好的减振效果。由此可见,采用粘弹性阻尼器减小建筑的风振或地震效应在经济上是相当可观的。73.2.2吸能减震吸震减震是通过附加子结构,使结构的震动发生位移,即使结构的振动能量在原结构与子结构之间重新分配,从而达到减小结构震动的目的。目前,工程结构应用的吸震减震装置主要有:调谐质量阻尼器(简称TMD)、调液(柱)阻尼器(简称TLD或TLCD)、悬吊质量摆阻尼器(简称SMPD)和质量放大器。屋面上的水箱也起到一定的减震效果,相当于TMD。3.2.3金属阻尼器是在框架中加屈曲约束支撑,在常规荷载下,起到支撑的作用,而在地震作用下,

7、金属支撑通过塑性变形来消耗地震的能量,从而起到保护主体结构的作用。这在抗震加固的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拟建的首都规划大厦设置了柱间“人”字型支撑,大大减小了地震力的影响。3.2.4冲击减震冲击减震是依靠附加活动质量与结构之间的非完全弹性碰撞达到交换动量和耗散动能进而实现减小结地震反应的技术。实际应用时,一般在结构的某部位(常在顶部)悬挂摆锤。结构震动时,摆锤撞击结构使结构震动衰减。另外,摆锤还兼有吸振器的功能。73.2.5智能减震体系以上方法均为被动的控制地震力的方法。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主动和半主动控制也正在被广泛地研究中,它是在不同学科和专

8、业之间开展合作和交叉研究,开发使用的感应和接收装置、结合控制专业的配套技术,形成新的产业,以支持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结构振动控制的研究和应用需要将传统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