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133670
大小:62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5
《鉴别和田玉有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鉴别和田玉有方法:眼观、耳听、掂、刻划缺一不可http://www.iyaxin.com 2012年08月23日03:32 亚心网字号:小
2、大背景: 核心提示: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假冒和田玉及制品有两种情况:一是本质上是和田玉,但在外形上或皮色上做假,如磨光籽、人工戈壁料、染色皮子等。二是用石英岩、大理岩、岫岩玉、玻璃等冒充和田玉。 亚心网讯(记者孙江红)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假冒和田玉及制品有两种情况:一是本质上是和田玉,但在外形上或皮色上做假,如磨光籽、人工戈壁料、染色皮子等。二是用石英岩、大理岩、岫岩玉、玻璃等冒充和田玉。 业内人士透露,一般可通过眼观、手掂、刻划
3、和敲击听声等方法来判真假。 眼观:主要看玉的颜色、光泽、透明度等。和田玉颜色柔和沉稳,如黄玉一般是栗黄,基本上见不到明黄等颜色;和田玉有油脂光泽,水溜溜感一般不是和田玉或不是好玉;玉件对着光看如果质地均匀,看不到任何斑点杂质就要小心,如看到圆形气泡可能是玻璃、沿某方向看有一组或多组平行条纹的是大理岩,有密集点状闪光可能是石英石。 耳听:一般和田玉相互敲击时,声音清脆悠扬。而其它玉石或玻璃相互敲击时声音沉闷短促,敲击的声音就像铃铛裹上了布。 掂:当一块鸡蛋大小的玉件拿在手上会有沉甸甸的感觉。除了大理岩之外,其它的玉石掂在手里,感觉就稍轻飘些。 刻划:这是破坏性的
4、实验,须征得卖主同意。就是用小刀刻划玉石或用玉石刻划玻璃,如小刀划不动有可能是和田玉,用玉石能划动玻璃有可能为和田玉。 乌鲁木齐一玉石商人数千元买回“大理石+玻璃+铅块”籽料玉内行揭秘(组图)http://www.iyaxin.com 2012年08月23日03:32 亚心网字号:小
5、大背景: 核心提示:第一刀切开,黑青黑青的两个整面都是僵石!第二刀切开,天窗露出的浅浅一层“白色玉石”下竟藏着块拳头大小的铅!日前,花了数千元买的一块“玉石籽料”切开后,让在南门附近开了多年玉器店的玉商罗青愣了半天。 亚心网讯(记者孙江红)第一刀切开,黑青黑青的两个整面都是僵石!第二
6、刀切开,天窗露出的浅浅一层“白色玉石”下竟藏着块拳头大小的铅!日前,花了数千元买的一块“玉石籽料”切开后,让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南门附近开了多年玉器店的玉商罗青愣了半天。 椭圆形天窗露出的“玉”看上去洁白如脂,分开看破绽百出。 亚心网实习生金峤摄 “怎么也没想到,数千元买的‘玉石’里竟然藏了这么多秘密。”当日,罗青在自家玉器店里向闻讯而来的周围玉商连连感慨:现在玉石造假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玉商们把罗青切成三块的“玉石”拼接起来看,其重约2公斤、长约20多厘米,两头稍尖,中间是直径约十多厘米的一个相对规矩的“玉石”,石头中间部位是按业内习惯开的椭圆形天窗,其露出的玉质,看上
7、去细腻、洁白如脂。 “实际上,这块石头从里到外没有一点玉石的影子。”见证了整个切玉过程的国家级玉雕大师马进贵表示,这块“玉石”是块做建筑石料或装饰石料的大理石岩,惟一露出来的那块白的也不是玉,是合成玻璃做的。 马进贵凭借自己几十年的从业经验揭露了这块“玉石籽料”的诞生过程:首先在石头中间部位开一个椭圆形的窗口,后用玉雕工具掏膛,这个膛要根据石头的大小确定它的比例,这块石头的膛窝直径大约3-4厘米,掏好膛后将铅熔化灌铸膛中,再在离石头表面一厘米处做一个和表面形状非常吻合的模形,将熔化好的合成玻璃浇铸冷却,用玉雕技术将表面挖去约2毫米的凹面,这样一块“洁白如脂的和田籽玉”就算
8、大功告成了。 “这种和田玉籽料造假法叫镶嵌法或浇筑法,是近年来才出现的一种造假方法。”新疆知名玉石鉴定专家“岳工”表示,在他接触的送检样品中,甚至发现迷惑性更强的,表面天窗露出的“白玉”用真玉填充,为了让其达到玉石籽料那种沉甸甸的手感,石头中间浇灌一些比重较大的金属。 新疆和田玉原料交易信息联盟秘书长王建生表示,近年来,和田玉价格一路飙升,高端和田玉籽料价格更是以克论价,最高的可达两万元一克,这样一个巨大的投资利润空间,也催生了种种造假手段。 “比如罗青买的那块石头,造假成本最多也就在二三百元,其利用买者投机心理,编个故事,至少能卖个几千元,好了卖个几万元也是正常的
9、。”王建生表示,毕竟这么大块真的玉石,如果“赌”好了,最低也能值几十万元。 记者了解到,除了罗青所遇到的这种和田玉籽料造假方法之外,市面上最常见的冒充玉石的“料器”,也就是合成玻璃。 “此外,还有用大理石岩、巴玉、石英岩等多种冒充玉石的方法。”岳工提醒藏友,购玉不要贪图便宜,要到正规店去买,必要时可到专业质检机构去鉴定。 内行教您辨玉 1:染色皮籽料 这块籽料皮色是人工染制,这种颜色看上去很不自然,像浮在玉料表面,或沁入玉料的绺裂中(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