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130658
大小:1.73 MB
页数:116页
时间:2018-07-15
《六勒煤矿开采方案说明书(变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贵州省黔西县六勒煤矿开采方案设计(变更)说明书(审定稿)贵州煤安工程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二〇〇七年四月贵州省黔西县六勒煤矿开采方案设计(变更)说明书(审定稿)工程编号:A640002工程规模:30万t/年总经理:周成总工程师:周顺昌项目负责人:周顺昌贵州煤安工程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二〇〇七年四月参加设计人员名单专业姓名职称采矿周顺昌工程师采矿刘乃康高级工程师采矿赵大军工程师采矿饶德奇工程师机电周忠均工程师机电旷云贵高级工程师机电黄德云工程师地质王明强工程师地质冉俊堂工程师设备许朝进工程师财务黄丽工程师附图:1、井上、下对照图(
2、1:5000)。2、开拓系统、采区巷道布置及机械配备平面图(1:5000)。3、开拓系统、采区巷道布置及机械配备剖面图(1:2000)。4、通风系统图(示意)5、矿井避灾线路图(1:5000)。6、工业场地布置平面图(1:500)。7、井上下供电系统图(示意)。附件:1、估算书。2、设计委托书。3、贵州省经济贸易委员会黔经贸专议【2006】2号《关于研究黔西县电煤应急储备煤源矿井建设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4、贵州省国土资源厅黔国土资矿管函【2006】507号《关于准予划定贵州省麒麟麒麟矿业开发有限公司(黔西县六勒煤矿)矿区范围的
3、通知》。5、用地、水、电等意向书。6、贵州省国土资源勘测规划院以黔国土资规划院储审字【2005】168号《(贵州省黔西县龙场矿区沟头井田煤矿详查地质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7、贵州省国土资源厅黔国土资储备字【2005】162号《关于(贵州省黔西县龙场矿区沟头井田煤矿详查地质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目录变更说明6总说明10第一节井田概况13第二节矿井建设外部条件14第三节市场分析与预测14第四节矿井建设资源条件14第二章井田开采27第一节井田境界及储量27第二节矿井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28第三节井田开采28第四节
4、工期33第五节矿井通风36第五节矿井通风37第三章矿井主要设备选型43第一节提升设备43第二节通风设备48第三节排水设备50第四节压风设备50第五节瓦斯抽放设备选型51第四章地面设施51第一节地面工艺布置57第二节地面运输61第三节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62第四节供电、监测、通信及信号67第五节供水71第六节供热75第七节工业建筑及行政、公共建筑77第五章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79第一节环境慨况79第二节环境保护81第三节水土保持84第四节结论85第六章矿山安全86第一节矿井灾害综述86第二节安全方案综述87第三节矿井主要安全措施及设
5、备配备94第七章职业卫生102第一节设计依据102第二节职业危害因素分析102第三节主要预防措施102第八章矿山消防104第一节设计依据及消防范围104第二节地面及井下消防105第三节矿井电气消防106第九章技术经济107第一节劳动定员及劳动生产率107第二节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07第三节成本费用及售价预测109第四节财务评价111修改说明我公司编制的《贵州省黔西县六勒煤矿开采方案设计(变更)》于2007年3月27日由贵州省煤炭管理局委托贵州鑫能煤炭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审查,出具《贵州省黔西县六勒煤矿开采方案(
6、变更)咨询评估意见表》,我公司根据专家意见组织设计人员进行修改,现将修改情况说明如下;1、开采保护层:矿井有2层开采煤层:M16煤层及M18煤层(该层为复合煤层),层间距50~60m,中间无其它可采煤层,无论先开采哪一层煤层,对另外一层煤层起到的保护作用均有限,且开采下保护层需不会对被保护层造成破坏,但将对被保护层的顶底版产生移动影响,增加被保护层的开采难度,因此设计按从上到下的开采顺序。选择开采上保护层,首先开采M16煤层作保护层。2、关于三条上山的布置层位:根据地质资料,M16煤层顶板为灰岩、炭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及泥岩;底
7、板为粉砂质泥岩、粉砂岩、炭质泥岩。M18煤层顶板主要为炭质泥岩,底板为粉砂岩、炭质泥岩、粉砂质泥岩、粘土岩。M16~M18煤层之间的主要岩性为粉砂岩、炭质泥岩、粉砂质泥岩、粘土岩。因此,设计仍将三条上山布置在M16煤层顶板布置(距M16煤层10m)。虽增加岩巷工程量,增加煤柱留设,但可减少巷道维护费用。3、矿井瓦斯抽放问题:设计在采煤工作面设瓦斯抽放巷以解决瓦斯抽放问题,设计补充瓦斯抽放系统设备及管路选型计算,补充抽放方法及管路布置、钻场及钻孔布置及相关附属设施。4、采区上山沿F13断层布置位置问题:原设计方案的一采区3条上山
8、布置在F13断层附近,采用单翼布置开采,存在巷道施工及维护难度大,不利于备用工作面布置。且上山将穿过断层破碎带,不利于施工,存在安全隐患。但如将3条上山布置在采区中部,采用双翼布置开采,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上述问题,但存在井巷工程量加大,采煤工作面接替频繁等问题。因此,本设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