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129961
大小:78.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7-15
《复旦大学生物医药项目推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复旦大学生物医药项目推荐一.以菊芋为原料的生物技术及产品开发项目简介:果糖基能源植物——菊芋,俗名洋姜,鬼子姜,生长适应性强,不与粮争地,减少土地荒漠化,是一种理想的生物质资源作物。菊芋的主要成分菊粉,是由多个果糖分子通过b-2,1-果糖苷键连接成的多聚果糖,其末端有一个葡萄糖残基以a-1,2糖苷键连接,呈直链结构。我们以菊芋为原料的生物技术及产品开发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生物酶法制备高果糖浆:高果糖浆比蔗糖甜,适合糖尿病人群食用的天然糖。经过我们20多年的潜心研究,获得了具有很高生产能力和很高酶比活的酵母基因工程菌株,用于生产菊粉外切酶。菊粉在菊粉外切酶的作
2、用下产生高果糖浆。生物酶法制备寡聚糖:寡糖有助于肠道微生物生长,提高人体免疫力。菊粉在菊粉内切酶的作用下产生寡聚糖。我们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方法,获得了能够高产菊粉内切酶的酵母基因工程菌株,用于生产制备菊粉内切酶,水解菊粉,生物酶法制备寡聚糖。生物能源:菊芋主要成分是菊糖,经过我们多年对酵母基因工程菌株的改造,将菊粉酶的编码基因导入乙醇的生产菌株中,获得了能够以菊芋为原料,一步法制备乙醇的酵母基因工程菌株,直接用于生物乙醇是制备;同时,一种新型的酵母工程菌株还能够以菊芋为原料,产生柴油。为生物新能源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后备技术。另外,我们有系列可用于饲料添加、工业
3、、食品用生物酶的制备技术,可转让、合作/委托,具有规模化工业发酵生产能力的诚意者,请Email联系。二.有机降解菌在环保技术中的应用项目简介:本项目属于生物技术在生态环保领域中的应用。项目组利用自主研发的有机降解菌降解有机物的核心技术,消灭或减量化处理环保领域中所要解决的有机废弃物,同时达到生态化目的,还能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项目成熟度:17项目组已经完成有机降解菌的发掘与基础研究工作,并在上海市科委资助和社会力量的支持下,利用其多学科优势和现已掌握的环保技术方面的资源优势,各方通力,已经在有机废弃物(主要指人粪、禽畜粪、有机生活垃圾)生态处理的产业化研发及
4、中试方面做了以下工作:(1)已积累了300多种有机降解菌的“出发菌种”,对其种属、遗传稳定性、药物敏感性等生物安全指标都做了权威鉴定;(2)经多次分离、筛选和选育,结合各种物理条件,经多次试验,合理配伍后,得到一组能较好消化固体有机垃圾(如:干粪便、污泥等)和液态有机废弃物(如:泔脚、尿液)的功能微生物菌群,使之与相关机械装置相匹配,能有效处理和降解固液有机废弃物;(3)筛选、培育能消除“异臭味”,能改善环境气味的菌群,使生态厕所等环境有所改善;(4)固体有机垃圾(如:干粪、餐饮垃圾、污泥等)经处理后可成为优质有机肥,如再加入一些经选育的微生物菌群及生物活性
5、物质,使之成为更高效的生态肥(非传统肥料),有机生活垃圾经微生物处理后的残渣是生态农业中极好的种植基质;(5)对液态有机废弃物经过深度处理后,使水质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6)筛选到的功能菌株经合理配伍后在垃圾生化处理机及生态厕所样机等机械产品中经半年左右时间的实际应用,其效果得到肯定和好评;(7)研发的污水处理新工艺结合功能微生物降解有机废弃物的核心技术已经在污水处理现场取得很好的效果,与常规方法相比,污泥产量减少80%以上。知识产权及项目获奖情况:在餐饮泔脚处理、粪便集中处理、污泥减量化治理过程中,有机降解菌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配合环保领域中的科学合理
6、工艺,我们所推出的一系列微生物技术已经获得了国家、省级以及地市级高新技术认定及科技成果鉴定证书。应用前景:本项目在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实施节能减排及废弃资源再生利用过程中极具推广价值。本项目的产业化市场潜力巨大,它的有效实施将是一项服务经济建设、造福子孙后代、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善举。合作方式:以技术服务的方式实行产学研合作。三.人源C型、G型溶菌酶重组蛋白产业化介绍项目简介:感染性疾病一直是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主要威胁。目前对于细菌性感染,抗生素及人工合成抗菌药物仍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然而不断出现的多重耐药细菌使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困难重重。因此寻找与开发与传统抗生
7、素结构与作用机制及作用靶位不同的抗菌药物已是当务之急。17溶菌酶是具有以上特点的一种新型的具有抗菌活性的蛋白,是专门作用于微生物细胞壁的水解酶,由12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碱性球蛋白,它能切断肽聚糖中N-乙酰胞壁酸(NAM)与N-乙酰葡萄糖胺(NAG)之间的β-1,4-糖苷键之间的联结,破坏肽聚糖支架,在内部渗透压的作用下细胞胀裂开,引起细菌裂解。该酶广泛存在于人体多种组织中,鸟类和家禽的蛋清。目前已有鸡溶菌酶口腔消毒喷雾剂等外用制剂用于临床,但在人体内会产生免疫原性与毒副作用。复旦大学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余龙课题组于1998年克隆出了全新的人重组溶菌酶人
8、源C型溶菌酶重组蛋白和人源G型溶菌酶重组蛋白,并在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