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及含油性描述方法

岩性及含油性描述方法

ID:12129029

大小:107.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7-15

岩性及含油性描述方法_第1页
岩性及含油性描述方法_第2页
岩性及含油性描述方法_第3页
岩性及含油性描述方法_第4页
岩性及含油性描述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岩性及含油性描述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含油级别的划分及各类岩性的描述方法1含油级别的划分2岩性描述131含油级别的划分1.1岩心含油级别划分1.1.1孔隙性(碎屑岩)含油岩心含油级别划分划分依据及描述见表1。1.1.2缝洞性(非碎屑岩)含油岩心含油级别划分划分依据见表2。1.2岩屑含油级别划分1.2.1孔隙性(碎屑岩)含油岩屑含油级别划分划分依据见表3。表1孔隙性含油岩心含油级别划分含油级别含油面积占岩石总面积百分比(%)含油饱满程度颜色油脂感味滴水试验饱含油>95含油饱满、均匀,局部见不含油的斑块和条带。看不见岩石本色油脂感强,染手。原油味浓

2、呈圆珠状,不渗入。富含油70—95含油较饱满、均匀,见较多不含油斑块和条带。部分见岩石本色油脂感较强,染手。原油味较浓呈圆珠状,不渗入。油浸40—70含油不饱满,呈条带状、斑块状不均匀分布。含油部分不见岩石本色油脂感弱,染手。原油味淡含油部分滴水呈馒头状。油斑5—40含油不饱满、不均匀,多呈斑块状及条带状含油。多呈岩石本色无油脂感,不染手。原油味很淡含油部分滴水呈馒头状或缓渗。油迹<5含油极不均匀,呈星点状分布。为岩石本色无油脂感,不染手。能够闻到原油味缓慢渗入或渗入。荧光0肉眼见不到原油,荧光检查有显示。

3、为岩石本色无油脂感,不染手。一般闻不到原油味渗或呈扁平状。含气0荧光检查无显示,做含气试验有气显示。为岩石本色无油脂感,不染手。有时能闻到芳香味渗或呈扁平状。表2缝洞性含油岩心含油级别划分13含油级别缝洞壁上见原油情况富含油50%以上的缝洞壁上见原油油斑10—50%的缝洞壁上见原油油迹10%以下的缝洞壁上见原油荧光缝洞壁上看不到原油,荧光检查有显示。含气荧光检查无显示,做含气试验有气显示。1.2.2缝洞性(非碎屑岩)含油岩屑含油级别划分划分依据见表4。表3孔隙性含油岩屑含油级别划分含油级别含油岩屑占定名岩屑

4、百分比(%)油脂感味滴水试验饱含油>95油脂感强,可染手原油味浓呈圆珠状不渗入富含油70—95油脂感较强,手捻后可染手原油味较浓呈圆珠状不渗入油浸40—70油脂感弱,不染手原油味淡含油部分滴水呈馒头状油斑5—40油脂感很弱—无,不染手。原油味很淡含油部分滴水呈馒头状或缓渗油迹<5无油脂感,不染手。能闻到原油味缓渗—渗入荧光0无油脂感,不染手。一般闻不到,个别有渗或呈扁平状注:含油岩屑指表(断)面肉眼可见原油斑点的岩屑。表4缝洞性含油岩屑含油级别划分含油级别含油岩屑占定名岩屑百分含量(%)富含油>5油斑5—1

5、油迹<1荧光肉眼见不到原油,但荧光检查有显示。注:含油岩屑指表(断)面肉眼可见原油斑点的岩屑。2岩性描述132.1碎屑岩的描述2.1.1分类(粒度分类法见表5)表5碎屑岩类分类标准岩石分类主要颗粒直径(mm)砾巨砾>1000粗砾1000—100中砾100—10细砾10—5小砾5—1砂粗砂1—0.5中砂0.5—0.25细砂0.25—0.1粉砂0.1—0.01粘土<0.012.1.2定名采用“颜色+含油级别+岩性”进行综合定名。岩性定名原则:2.1.2.1以含量>50%的粒级作为岩石的基本名称。2.1.2.2以

6、含量在10—50%间的次要粒级,作为附加名词加在岩石基本名称之前当次要粒级含量为25—50%时,用“XX质”表示;若含量占25—50%的为“砾级”,则改“质”为“状”;当次要粒级含量为10—25%时,用“含XX”作为附加名词加在基本名称之前。2.1.2.3含量<10%的粒级不参加定名,只作描述。2.1.2.4对泥质、灰质、白云质、硅质、铁质、石膏质等胶结物,其含量为10—50%时,按附加名词的原则参加定名。含量10%以下的不参加定名,只作描述;若含量超过50%,则作为基本名定名。2.1.2.5对于砾岩,只要

7、砾石级含量超过50%,次要粒级可不参加定名,只作描述。当充填物主要为泥质,含量达25-50%,应定名为泥质砾岩;另外还可根据砾石的磨圆度进一步命名,砾石圆状-半圆状占50%以上的为砾岩;砾石半棱角状—棱角状占50%以上的则称为角砾岩。2.1.3颜色在自然光下观察描述干燥新鲜面的颜色,并注意局部颜色的变化。132.1.4成分碎屑岩的成分由碎屑成分和胶结物组成。碎屑成分主要有石英、长石(正长石、斜长石)、岩屑、变质岩块、火成岩块、暗色矿物及云母等组成。现场描述时,应用放大镜或实体双目镜观察估计各种矿物成分的百分

8、含量及各粒级含量。6.1.4.1碎屑成分含量>50%的,描述为“以××为主”;含量在25-50%的为“××次之”;含量在10-25%的为“含××”;含量<10%的为“微含××”;不能估计百分数的称“偶见”。2.1.4.2若没有一种成分超过50%,但有两种含量在40-50%之间,则描述为“成分主要为××及××”,优势矿物放在前面。2.1.4.3对泥质、灰质、白云质、硅质、铁质、石膏质等胶结物含量﹥10%的,按6.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