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压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_secret

浅析中压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_secret

ID:12091477

大小:5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5

浅析中压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_secret_第1页
浅析中压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_secret_第2页
浅析中压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_secret_第3页
浅析中压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_secret_第4页
浅析中压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_secret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中压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_secre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页共8页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改善,社会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能被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电力消费水平大幅提高。电力工业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世界上已把电力工业发展情况,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标志之一。大家知道,在三相系统中都有中性点,但有的中性点接地,有的不接地。这是因为电力系统除正常运行情况外,往往会出现各种故障,其中最常见的是单相接地故障。为了处理这种故障,根据不同供电系统的情况,将中性点采用不同的运行方式。目前,我国供电系统中常见的中性点运行方式有三种: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和直接接地。前两种又称

2、非直接接地。中性点采用的运行方式不同,会影响到供电系统许多方面的技术经济问题。如供电的可靠性、电气设备和线路的绝缘水平、对通讯系统的干扰、继电保护的正确动作等。因此,中性点采用什么样的运行方式,实际上又是一个涉及到供电系统许多方面的综合性技术问题。1概述中压电网以35KV、10KV、6KV三个电压等级的电压应用较为普遍,其均为中性点非接地系统,但是随着供电网络的发展,特别是采用电缆线路的用户日益增加,使得系统单相接地电容电流不断增加,导致电网内单相接地故障扩展为事故。我国电气设备设计规范中规定35KV电网如果单相接地电容电流大于10A,3KV—10KV电网如果接地电容电流大于30

3、A,都需要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而《城市电网规划设计导则》(施行)第59条中规定“35KV、10KV城网,当电缆线路较长、系统电容电流较大时,也可以采用电阻方式”。因对中压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世界各国也有不同的观点及运行经验,就我国而言,对此在理论界、工程界也是讨论的热点问题,在中压电网改造中,其中性点的接地方式问题,现已引起多方面的关注,面临着发展方向的决策问题。2中性点不同的接地方式与供电的可靠性在我国中压电网的供电系统中,大部分为小电流接地系统(即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或电阻接地系统)。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不需要立即断开故障部分,不必中断向用

4、户供电,因而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这是这种系统的主要优点。但是,必须在较短的时间内,一般允许继续运行两小时,迅速发现并消除接地故障,以免由于未接地相对地电压长期升高,而发展成为多相接地短路。所以在这种系统中,电气设备和线路的对地绝缘应按能承受线电压考虑设计,而且应装设交流绝缘监察装置,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立即发出信号通知值班人员。当线路不长,电压不高时,接地电流数值较小,接地电弧一般均能自动熄灭,特别是在35KV以下的系统中,绝缘方面投资增加不多,而供电可靠性较高的优点突出,中性点采用不接地运行方式较合适。但当电压高、线路长时,接地电流值较大,可能产生稳定电弧或间歇性电弧。而且电

5、压等级较高时,整个系统绝缘方面的投资大为增加,上述优点便不复存在。目前我国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适用范围如下:(1)压在500V以下的三相三线制装置;(2)3~10KV系统当接地电流Ic≤30A时;(3)20~60KV系统当接地电流Ic≤10A时;(4)与发电机有直接电气联系的3~20KV系统,如要求发电机带内部单相接地故障第页共8页运行,当接地电流Ic≤5A时。当中压电网不能满足以上条件时,通常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或采用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的运行方式。我国采用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已运行多年,但近几年有部分区域采用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我国规定,凡不符合采用中性点不接地运行方式的3

6、~60KV系统,均可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运行方式。对于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因其是一种过度形式,其随着电网的发展最终将发展到上述两种方式,为此本文对这两种接地方式作以分析。2.1中性点经电阻接地方式中性点经电阻接地方式在国外从上世纪40年代已开始使用。世界上主要以美国为主的部分国家采用,原因是美国在历史上过高的估计了弧光接地过电压的危害性,而采用此种方式,用以泄放线路上的过剩电荷,来限制此种过电压。1995年华力特电气公司率先从美国PGR公司引进中性点接地电阻,先后在深圳,上海,北京,天津,江苏,福建等地区供电局及石化,钢铁,地铁,发电厂行业使用。电网中性经电阻接地方式,目的是

7、限制接地故障电流。中性点经电阻器(每相零电阻R0≤Xc0每相对地容抗)接地,可以消除中性点不接地和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的缺点,即降低了瞬态过电压幅值,并使灵敏而有选择性的故障定位的接地保护得以实现。由于这种系统的接地电流比直接接地系统的小,故对地电位升高及对信息系统的干扰和对低压电网的反击都减弱。因此,中性点电阻器接地系统具有中性点不接地及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的某些优点,也多少存在这两种接地方式的某些缺点。按限制接地故障电流大小的要求不同,分高、中、低值电阻器接地系统,它们具体的优缺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